返回首页
|
读者登录
|
软件下载
用户登录
×
王光祈先生特藏
川音文库
西南地方音乐文献
特藏展示
王光祈先生特藏
川音文库
西南地方音乐文献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藏展示
宜
木管五重奏《宜》完成于2001年,在台湾交响乐团举行的“2001室内乐 ”作曲比赛中获佳作奖。
九九归一
这部作品用音乐描绘了这样一个的故事:临终之人正回忆着过往的幸福,可美好转瞬即逝,终归,死神降临引领灵魂走上轮回之路。作品中音乐的主要材料运用了云南地区哈尼族民歌的特点,简单的旋律线在不同的音色和音区间被不断模仿变形,逐渐堆砌到高潮,最终,音乐在“葬礼”的尾声中走向远方。
雷神的启示
该作品受中国民间打击乐(十八六四二)之启发,将这一数列方式融入创作理念之中以求感性和理性的高度统一,表现中国民乐强烈的震撼力。
谷吟
民乐四重奏《谷吟》专为笛、二胡、筝和打击乐而作,该作品表现了作者对山谷的一种情怀:古朴的旋律、委婉的倾诉、低沉的吟唱。内容清新优雅,悠远韵长。
中国年
由郭龙所著的乐曲作品《中国年》,表现了中国传统新年来到时,人们欢庆的热闹场面。同时表现了人们在这一天回顾及对未来的企盼和美好的祝愿。
阴霾
为琵琶和双弦乐四重奏而作的《阴霾》力求体现出作曲家对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一种思考。
别赋
作品为八位中国民乐器演奏家而作,完成于1999年6月,其灵感来自川剧锣鼓与南朝文学家江淹【别赋】中的名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以矣。作品试图用川剧锣鼓的音色排列组合与变形,以及泛五声性调试的扩展来表达今人与古人在离别时相通的心境。
此去经年
根据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关于抓好四川抗震救灾文艺作品创作的指示精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联召集全省数十位著名作曲家、作词家、诗人,集体创作大型交响乐《生命》。
熊猫的摇篮
作品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主题是人类同一个地球、同一片蓝天。曾获多个奖项。
当我们重新站起
作品以澎湃的激情和交响化的手法,讴歌了四川人民在“5.12”汶川大地震带来的灾难面前重新站起、高举梦想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展示了四川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援助下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和信心;表现了灾难过后人民对生活倍加珍惜、对家园无限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弦上独自
此曲完成于2008年,是作曲家内心感受的一种情感体验。作品通过散板、慢板到无穷动式快板的层层递进,在流畅的音乐语言、繁复的炫技手法以及音色、音响的对置演进过程中,描绘了回忆、思念、倾诉、温馨、憧憬等不同意境。
世纪之梦
此乐曲是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敖昌群所著,由四川出版集团出版。乐曲悠扬深情,仿佛讲述了一场如梦似幻的宏伟的“世纪之梦”。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友情链接
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
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
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
星海音乐学院图书馆
天津音乐学院图书馆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
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
沈阳音乐学院图书馆
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
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