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至8日,第三届上音鼓浪屿音乐周在厦门举办。作为音乐周的重要一环,“第二届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论坛”于12月4日至5日在厦门音乐学校(五里通校区)隆重召开并圆满落幕。

    此次论坛由上音和厦门市教育局共同主办,上音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声乐歌剧系、厦门市音乐学校、上音鼓浪屿音乐研究中心承办,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心、我院院科研处、艺术处、学报《音乐艺术》协办。来自全国10所独立专业音乐学院和6所艺术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民族声乐“新时代创新发展”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集中交流。论坛包含3场主旨发言、2场学术研讨与汇报、3场大师班和2场音乐会。

开幕式

     12月4日,论坛开幕式在厦门音乐学校琴岛音乐厅召开。出席开幕式的领导与嘉宾有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创作》主编张千一;著名指挥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著名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雷佳;著名歌唱家、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王宏伟;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西安音乐学院院长王真;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沈阳音乐学院原院长刘辉;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文云英;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谭学胜;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谢斌等各大艺术院校校领导及民族声乐学科带头人、知名理论家,以及来自全国的150多位师生代表。作为主办方出席开幕式的有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洪军、我院院长廖昌永等。

    廖昌永院长提到,第二届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论坛是上音开创实施“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体现,展现了上音经验在各环节的深度融合。随后,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为新时代中国民族歌剧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这一主题展开主旨发言。廖昌永提出三个“坚持”:历史上,回顾了现实主义艺术理论的发展以及中国化实践的经验与成果,提出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创作上,通过剖析《党的女儿》和《康定情歌》等优秀中国民族歌剧的设计思维,提出坚持鲜明的中国音乐语言为民族发展之核心;教学与表演上,廖昌永结合自己在两个领域的丰富经验,提出坚持探索中西融合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中国歌剧表演体系。

研究论坛

    论坛的学术交流环节于12月5日集中进行,围绕我国民族声乐事业,学者们在上午和下午分别就教学与理论两方面展开深入研讨。

   上午的教学研讨以座谈方式展开,15位来自不同院校的民族声乐学科带头人或校领导参与。天津音乐学院王宏伟、中国音乐学院王士魁、武汉音乐学院余惠承介绍了民族声乐学科建设与改革的经验;南京艺术学院智艳、星海音乐学院杨丽、吉林艺术学院康炜、四川音乐学院谭学胜交流了各自学校民族声乐人才培养体系与特色;西安音乐学院陈勇、新疆艺术学院王敬强、内蒙古艺术学院史永清、云南艺术学院林林、广西艺术学院曾诚探讨了如何使民族声乐教学与风度的本土音乐资源进行融合;中央音乐学院孙媛媛、浙江音乐学院张建化、哈尔滨音乐学院谢艳丽分别介绍了各自院校民族声乐思政教学的相关成果与经验。研讨会由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方琼主持。

    下午的民族声乐理论研究论坛由学报《音乐艺术》副主编李诗原教授主持。李诗原教授首先就民族歌剧艺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与理路、板腔体的现代化运用、美声唱法如何与民族歌剧结合等问题作了引入与总结。

    南京艺术学院居其宏教授的发言题为“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美学建构”;浙江音乐学院夏滟洲教授探讨了民族歌剧创演的守正创新;浙江师范大学郭克俭教授先对民族声乐的概念作了辨析,随后梳理了民族唱法的五个重要发展阶段;西安音乐学院屈歌教授的发言分为音乐声学概览、民族声乐唱词研究以及润腔特征研究三部分,并提出借助声学实验设备记录丰富变化的润腔的潜力与可能性;我院刘红教授直击民族声乐理论构建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甚至误释的议题,他由20世纪我国学界对“洋嗓子”与“土嗓子”两种唱法的争鸣谈起,指出不应僵化地使用和贴附“文化”“民族”等概念,提出“民族性”是具体而实际的内容存在等观点。

大师班

    本次论坛安排的三场民族声乐大师班引起了热烈反响。12月4日下午,雷佳教授讲授了民族歌剧《江姐》《长征》代表唱段的技术与情感技巧;刘辉教授对《青玉案·元夕》等几首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作了精彩的教授与示范。12月5日下午,王宏伟教授以丰厚的文学积淀与精准的情感把握对三位学员进行了细致教学,还现场点了一位正在学习声乐的高三同学指导,称赞他扎实的基础和巨大的潜力。三场大师班人气极高,现场一座难求。几位被指导的学员均已是较成熟的民族声乐演唱家或教育工作者,但仍在三位教授的点拨下有了更亮眼的表现,不时引来现场观众的掌声与喝彩。

音乐会

    12月4日晚,上音师生呈现出的是一场极具份量与丰富性的音乐会。《江南景》《月儿弯弯照九州》的女声合唱细腻柔婉;陈家坡演唱的歌剧《白毛女》唱段《杨白劳》极具感染力;充满活力的阿卡贝拉社团和唱演俱佳的《又唱游击队歌》让人看到了民歌与革命歌曲表演上的守正创新;原创歌剧《贺绿汀》与《康定情歌》选段展示了上音民族声乐创演一体的强大生命力;串联起维吾尔族、仡佬族、回族、内蒙古族的少数民族民歌汇演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引起阵阵喝彩。最后,全体演出人员登台唱响《跑马溜溜的山上新编》,感人至深。音乐会贯通了多种表演形式、体裁与风格,全方位展现了我院实施“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在民族声乐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傲人成果。

    12月5日晚的全国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成果音乐会是本次论坛的压轴环节,邀请来自全国九所音乐学院和两所艺术学院中最优秀的民族声乐师生代表联袂演出,其中不乏历届金钟奖获得者。音乐会曲目聚焦于新编民歌与民族歌剧选段,体现了各大院校的民族声乐建设对所在地丰富音乐资源的优秀利用与转化。

原文链接:https://www.shcmusic.edu.cn/2023/1209/c1683a49801/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