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的音乐之器,王健甚为偏爱且理解独到,“我这大提琴最可贵,他淳朴,他平易近人,他更像一个年纪比较大的人,思想有深度。不像小提琴这样子华丽和激动,也不像钢琴那样铺天盖地,他始终在给人一些刺激,一些启发和一些感动,他是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如此,将乐器拟人化理解,并赋予哲理性思考,王健的哲学让人称道。
8岁状元:上海音乐学院高材生
美国小提琴家垂青:中国的大提琴神童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中国在翻天覆地变革,最初行“开放政策”之先的便是体育和文艺。那一年,美国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以民间文化交流使者的身份来到中国,对神秘东方国度进行发现探索。他随行带来的摄制小组不失时机地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取名《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该片后来的成绩是斩获了一项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大奖。除此之外,一个中国“红领巾”在其间崭露头角,他有着异于别人的淡定自若和自我陶醉,深深吸引了斯特恩的视线,摄影机及时捕捉。该片在国外放映,非常轰动,许多媒体都争相报道,称这个男孩儿为“中国的大提琴神童”。
两个男人的世界:生活酿就忧郁和孤独
4岁学琴,王健说自己更多的时间是和父亲一起度过,父亲带着自己在上海求学,母亲远在家乡,为了儿子父亲长期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整整九年,王健和父亲在异乡过着两个男人的生活,父亲总是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儿子,这是父亲的开明,却也让王健少去了童年应有的天真无邪的生活。王健说,如此的童年练就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但是独立到一定的程度随之而来的便是忧郁感和孤独。比如,和父母的短暂相聚自己总会在一开始就为即将的分别时刻伤感。再比如,自己音乐会情感饱满,他说性格制约着音乐的表现风格。
16岁耶鲁之行:优越的学习环境让人激动
文化交融体:童年在中国 少年在美国 青年在欧洲
王健说,初入美国年龄尚小,并没有什么世界观,之后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且自己也一直试图将自己置放于西方的文化之中去感受那些伟大音乐。与此同时,童年国内的生活也在无形中给予了自己东方文化的熏陶,加之后来的欧洲之旅,三种文化交融碰撞,无形中影响了王健的音乐。故而他又是一个幸运儿。
音乐哲学:养家糊口·情感表达·容纳灵魂
耶鲁大学,王健深得帕里佐的点播和提携,而异国风情也酿就了他的绅士风度与情怀。1987年,他获国家选拔,担任中国中央乐团初次赴美表演的三位青年独奏者之一,在华盛顿的甘道迪演艺中心,在匹兹堡、三藩市及洛杉矶与乐团合奏艾尔加的协奏曲,赢来报界的众口交誉。不久后,他在国际间初试啼声,于纽约怀尔演奏厅、以色列的耶路撒冷音乐中心、法国的艾云国际音乐节等举行独奏会,所到之处无不获得称赞。王健说,演奏经历中有一情景最让其感动。那是在法国演出《唐吉柯德》段落,当拉到最后一段唐吉柯德死去的时候,一位七旬老太太老泪纵横,深情地望着王健,似在寻找理解和同情。四目相视,竟痛哭流涕,王健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震撼,于是,他发誓:珍惜音乐的每一个瞬间,每一刻都能够让人感动。
王健的音乐就是这样的柔情,经常能够在婉转回旋中打动人的心灵,于是,有人说他的琴声很“温暖”。王健说,声音很客观,唯有音乐能够有情感,她在无形中安慰着人们,而自己只不过是先用音乐温暖自己。挚爱着音乐的王健还说,自己很感激过去的30多年,有一个好爸爸,有一个自己喜爱的职业,而这个职业并不仅仅是职业,他可以让你养家糊口,同时在表达你的感情,然后容纳你的灵魂,发挥你的创造,这是很完美的一件事情。
关于王健还有很多的故事,前不久听说他惜败格莱美,却一样淡定自若毫不激动。我想,这或许就是王健,一个音乐神童当他成年的时候还能有超越常人的思维和举动,那才是真正的天才,而不是今日普泛的“仲永”。(文: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