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京胡……
京胡小知识

   京胡是由琴担子、琴筒、蛇皮、琴弓等多种配件构成。制作好的胡琴,什么调门选用什么材料、什么尺寸都很讲究。琴担子要瓷实、饱满、花纹要美观,通常用紫竹。紫竹分“白紫竹”、“黄花竹”、“一线天”、“黑老虎”、“黄老虎”。花竹分“哈蟆花”、“芝麻粒花”等。 

    筒子:纹理要顺,断面棕眼要大且均匀,竹黄要厚,竹筒要瓷实但还不能过分瓷实,否则会影响声音的震动。 

    轴:过去常用黄杨、黄檀,优点是光滑、细腻、美观,但易弯曲和变形。现在多用枣木、乌木、红木。紫檀不宜做琴轴,易伤担子。 

    皮分三种:肉板、油板、脆板。脆板皮最佳,因为它美观、发音响亮。过去最讲究使用产自湖北的乌霄蛇的皮蒙京胡。因为它符合好皮“黑如缎、白如线”的标准。 

    弓子:多用剑竹、江苇、凤眼竹、以独竹节为最佳。 

    一把好京胡的标准应该是:材料好、工艺好、音色音量好;另外还要有使用价值,观赏价值和保留价值。 
 
 

2 回复:关于京胡……
京胡小知识

 京胡,又称胡琴。拉弦乐器。

 清代中叶以来,随着京剧的形成,在民间传统拉弦乐器基础上改制而成。早期琴杆短、琴筒小,蒙蟒皮或蛇皮,张丝弦,用软弓拉奏,称软弓胡琴。十九世纪后出现硬弓。二十世纪上半叶形成今日形制。本世纪五十年代始用钢丝弦。

 琴杆又称担子,全长49厘米。用五节紫竹、白竹制。上方第一、二两节置弦轴,底节插入琴筒,筒里的杆上开长方形对穿的“风口”,产生复共鸣。琴筒长11.4、后口直径4.3厘米,用毛竹制,前口蒙蛇皮,后敞口。弦轴黄杨或黄檀木制。琴码竹制。弓子江苇竹制,上拴马尾,长74厘米。张二弦,设有“千斤”。五度定弦,据唱腔和曲牌不同分别为:反二簧do、Sol弦,二簧Sol、re弦,西皮Ia、mi弦,反西皮re、Ia弦。常用的是D调、E调二簧京胡和E调、G调西皮京胡。音域约两个八度。

 演奏时,坐姿,琴筒置于左腿上,琴杆向左稍倾斜,左手持琴杆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夹于两弦间拉奏。

 弓法有拉弓、推弓、颤弓、抖弓、顿弓、带弓、快弓等,指法有按音、揉弦、打音、滑音、倚音等技巧。
用于伴奏或独奏。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也用于其它剧种。独奏曲多源于京剧曲牌,如《小开门》、《夜深沉》

3 回复:关于京胡……
京胡的制作 
一、选  料 

(一)担子 

 做京胡担子的材料主要是紫竹,其次是凤眼竹(斑竹)、罗汉竹、龟背竹等等。 
 紫竹产于福建、江西、安徽等地。上等紫竹(花紫竹)不仅花纹颜色好看、独特,而且质地坚实,是做京胡的上选之材。 
 当然凤眼竹也有纹若凤眼、花似斑豹的上等材料。不过凤眼竹虽然质地一般都很坚实,但尺寸往往不甚理想。 
 好的罗汉竹、龟背竹也可做成高档的京胡来。总之选料第一要看品相,即颜色与花纹。常见的花紫竹有黑紫竹(俗称黑老虎)、白紫竹、黄紫竹(俗称黄老虎)、芝麻点、阴阳脸、鳝鱼黄等。第二要看尺寸:(1)粗细:即直径,一般应在φ18mm~φ20mm之间。(2)长短:京胡担子共分五节,通常要求第一节长80mm,第二节长90mm,第三节长100mm。 
 西皮担子自第一节至第四节应小于400mm(370~390mm); 
 二黄担子自第一节至第四节应大于400mm(400~430mm)。超出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 
 凤眼竹往往第一节偏短,那没关系,只要第二节、第三节合适就行。而罗汉竹和龟背竹则要看其下三节的尺寸,尤其是第五节最为重要,不应长过120mm;也不应短于100mm。 
 罗汉竹总节数一般都是奇数,所以罗汉竹琴常见的是:“三节棍”、“七节鞭”、“九节鞭”、“十三太保”等,当然最难得的“十八罗汉”是偶数节。 

(二)筒子 

 筒子是毛竹取其内径为φ42~φ52mm的竹节锯下而成。筒子要质地坚实,竹黄厚且匀。铁心里当然最佳。其尺寸:西皮筒长115mm,内径:φ42~mmφ44mm;二黄筒长117mm~120mm,内径:φ45mm~φ52mm。 

(三)蛇皮 

 京胡用的蛇皮乃野生的乌鞘蛇。产于湖北、湖南、浙江、云南、贵州等地。一般从颜色上分三种:黑色、褐色、绿色。其中以黑色为最好。又因捕蛇的时间不同而皮子的厚薄质量不一样。惊蜇后的蛇皮最好,而夏天蜕皮后的蛇皮最好不用。 

 蛇皮的花纹大小与蛇的粗细有关。花越大越好。花纹要黑白分明。常说的“白如线,黑入缎”就是对好皮子的最精辟的形容了。 

 一张蛇皮能取6~8张。尾端的皮子最厚,但花也最小,适用于西皮琴;靠近肚皮的皮子薄,可用于二黄琴。 

(四)琴轴 

 一般琴轴常用的木料有枣木、黄杨、红木、乌木、檀木等。长短尺寸为:148~152mm。 
 其中枣木轴最为好用,因枣木又硬又有韧性,因此能“咬住”坚硬的竹子。但因价值低而往往被人所忽视,所以目前高档琴上的轴子大多都是屋木或紫檀的。 

(五)琴弦 琴码 

 目前市场上的京胡弦有天津、北京、上海等地产的各种品牌。笔者通过实践认为上海产的“鸽牌”弦为最好用。弦软而不易断,音色透明。 
 琴码是老竹子刻制而成的,分空心码和马蹄码两种。琴弦和琴码是京胡发音的关键部件,一把琴做出来而经过多次调弦和换码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来。 

二、加工 

(一)烤担子 

 因为竹子是在山里自然生长的,故而其外形扁、园、弯、直不一。一旦选好料后,必须对其进行加工烤制校直调圆达到要求 

1、工具 
 烤担子的工具有:炉子、板凳、校圆钳等。 
 炉子就用普通的蜂窝煤火炉即可。 
 板凳用平常家用木凳即可,但必须在上面钻一个斜孔 。 
 在烘炉用的火钳头上焊上两块铁板,铁板上用螺钉镶上木块。木块是特制的,上面各有一个半圆孔 。这就是校圆钳。 

2、烤制
 将要烤的担子上打上工业用蜡,当蜡被溶化后渗透竹皮内,使担子色泽光亮。这种自然色是任何油漆都难以比拟的。 

 然后将担子放在蜂窝炉上方约5、6厘米处进行烘烤。烤至担子本身温度达70~80℃立即拿下用校圆钳将其夹圆,快速转动担子,用钳子给与压力,这样,扁的就变成圆的了。夹至担子的椭圆度不超过0。5mm即可。在校园的同时,利用板凳上的斜孔,将担子调直。这两样工作可交替进行,而且必须进行多次加工,才能达到技术要求。加工过程中,千万不要心急,否则容易造成担子的劈裂。在校圆和调直的同时,担子也烤干了。 

4 回复:关于京胡……
 


3、加封头
 烤制前的担子一般为6节,烤完后须将最上一节锯掉,然后锯第五节。 
 西皮F调琴(娃娃调琴)最后一节为:103mm; 
 西皮E调琴(旦角琴),最后一节为:105mm; 
 二黄F调琴(生、净琴)最后一节为:107mm; 
 二黄D调琴(旦角琴),最后一节为:110mm。 
 下料后,将锯口挫平,然后加封头(如图三)。用502快速胶粘好。 
 封头的木料一般用红木或乌木车制而成。 

4、钻、烫轴孔
 分出担子的前后(阳前阴后)在第一节和第二节之间,对称划一直线,然后在第一节的二分之一处上下画横线,与原先的线成十字,从此处量至第二节80MM画第二条横线。在这两点(上下共四个点)上用钢锥钻下样冲眼。画好线后,即可钻孔。前面的两个钻φ10MM的孔,后面的两个钻φ12MM的孔。孔钻完后,即可烫孔。烫孔用的火棍是特制的。烫孔时应注意两孔的平行度和同心度。一般一个孔要烫3~5次,每烫一次后,都要将选好的琴轴安上试一下。随时校正孔的偏正和深浅,至达到要求为止。轴头的长度一般为:36MM~39MM。 
 轴孔烫好以后,用刀子把轴孔被烧焦的部分刮掉,然后配研修刮轴孔、琴轴,直至琴轴和轴孔配合严密好使为止。最后在轴孔上下缠上黑色尼龙线。 

5、烤筒子
 筒子烤前先撑内圆:将筒子放在锅内用沸水煮4~6分钟,然后取出,一头塞上一个木撑子两头轻轻敲击,直至撑子与琴筒无缝隙为止,然后将琴筒带着木撑子放置在微波炉内。用中火烘烤2~3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将木撑子取下,即可上车床车旋外圆。筒子的壁厚一般为:5.5mm-6.5mm
6、筒子钻孔
 钻孔前,先在筒子上画线:在筒子小头的端面上划一中心线,然后在筒子上下将中心线各引出一条直线,用游标卡尺在上面线上40MM处划一横线,与原线交叉成十字,再用游标卡尺在下面线上41。5MM处划一横线与原线交叉成十字,并在上下十字处用钢锥钻出浅孔为钻孔记号。钻孔前应先量一下所配担子的直径,如担子粗19MM的话,就选φ18MM的扩孔钻;如担子粗18MM的话,就选φ17MM的扩孔钻。孔钻好后,就可以配担子了。 

7、担子与筒子的研配
 量一下筒子的直径,然后把担子下端往上在筒子内径的尺寸上加上10mm处划一圈铅笔印,先用锉刀将封头下端至封头与担子结合处上延10mm滚锉成圆锥形,后用砂布(80#)自铅笔印处至末端打磨圆滑光洁。要注意不要磨成椭圆。此时将打磨好的担子与筒子进行研配。筒子的上孔要用刀子刮修成正锥形,即上小下大。下孔则修刮成反锥形。 
 筒子的上下孔一定要与担子研配得十分严密,以研好后不透气为准。 

8、蒙蛇皮
 过去老艺人蒙蛇皮用的是“八卦阵”法,即用八根小木棍缝在皮子上,用木楔子将蛇皮拉紧。而现在看来这种办法显然是有些笨拙与落后了。 
 目前大多数人都采用了模架与锥圈蒙皮。这种方法的有点是方便、快捷、蛇皮受力均匀。这套蒙皮工具.蒙蛇皮之前应将筒子前端内外打坡口。 
 将蛇皮放在冷水中浸泡5~6小时,取出剪去肚皮部分,呈八角形,用报纸将蛇皮上的水份吸干。在筒子上抹匀已经熬好的骨胶,将蛇皮放正,在筒子上用锥形套压住,上模架,用扳手均匀旋紧四个螺母,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等待干固,切莫曝晒或烘烤。 
 蛇皮蒙得松紧程度完全是靠经验来完成的。而蛇皮的松紧又与琴的调门、音色有关。一般高调门的琴蒙得紧一些;低调门的琴蒙得松一些。总之,蒙的多了,也就驾轻就熟了。 

9、蒙布、开风口、拴千斤钩
 蛇皮蒙上后,放在通风处夏天6小时,冬天八小时后即可把筒子从模架上取下来,除去锥套,将多余的胶用小刀刮掉,在蛇皮周围蒙上一块宽30MM的黑色或蓝色棉布,以作封边保护。蒙布前,应在筒子下沿粘一块垫皮,以免琴弦磨破蛇皮。 
 将担子插入蒙好的琴筒内,用铅笔在筒内划线,然后取中开风眼(音孔)。一般琴的风眼约长20~25MM,宽约3~4MM。风眼要开正,如音不理想,可加长加宽风眼,但风眼对琴音的影响是有限的。 
 这时将担子插在筒子上,就可以上弦、拴千斤钩了。 
 千斤钩是用H68黄铜或不锈钢作成S形。直径是1。2MM~1。5MM。千斤的宽度一般是20MM左右。千斤钩的宽度与音色有关,如音色不理想,调整一下千斤钩会起到一定作用。 

10、调试琴声 
 拴好千斤钩后,就可以安上琴码试音了。 
 一般地说,小琴码的音比较透,而大琴码的音则比较闷。一把琴要经过反复调试,才能找出它的最佳声音来。一把好的京胡应具备相当的穿透力,同时又要有酥音和金属音,如果这些都有了,那么一把好琴就诞生了。

5 回复:关于京胡……
民族文化的高远境界 
行云流水的京胡艺术 
京腔神韵、传统极品

 中国的民族乐器里,最亮丽的莫过于京胡。京胡是没性格的演员,但它处处漂亮,是戏曲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装饰物。
 京胡,俗称胡琴,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弓弦乐器,因作为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提起「胡琴」一词,它本是我国弓弦乐器的总称。我国古代,把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通称为「胡」,因此,胡琴应是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人中原的。就其形制和发声原理而论,同类乐器还有高胡、二胡、中胡、大胡、板胡、坠胡、大弦、二弦等等。可见,京胡只是我国弓弦乐器大家族中的一员。
 京胡是伴随我国古代四大声腔之一的「皮黄腔」的逐渐形成而发展的。在明末清初之际,京胡主要用于安徽和扬州的「徽调」,湖北的「楚调」与「汉调」,长沙、常德一带的皮黄「弹腔」,江西的「宜黄腔」,广东的「梆黄」,四川的「胡琴腔」,陕西的「汉调二黄」等剧种中的伴奏乐器,后来,随着四大徽班进京,在北京形成了京剧这个剧种。为了区别于其它剧种,大约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才称其为「京胡」。
 京胡可以说是「皮黄戏」音乐的代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云南元谋知县檀萃督运滇铜进京,看到北京皮黄演出的盛况,曾咏下「丝弦竟发杂敲梆,西曲二黄纷乱忙。酒馆旗亭都走遍,更无人肯听昆腔」的诗句。其中「丝弦」主要是指京胡这件乐器,早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的《雨村剧话》中曾记载:当时皮黄腔被称为「胡琴腔」。由此可见,京胡这件乐器曾经成为过一个声腔体系(或剧种)的代名词,与京剧血肉相连,密不可分。这与其它民族弓法乐器,如二胡、板胡相比,京胡可说是「独享殊荣」了!
 从四大徽班进京至今,京剧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影响最广的剧种,成了全国人民公认的「国剧」。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京胡演奏人才辈出。从早期的「四大名家」梅雨田、孙佐臣、陆彦庭、王云亭等老先生起,到京剧发展鼎盛时期的名琴师徐兰沅、赵济羹、杨宝忠、王瑞芝、李沛卿、李慕良、沈育才、何顺信等先生,以及京剧现代戏时期琴师们的共同努力,使京胡演奏艺术得到长足的进步和飞速的发展。还有一批新中国培养出来的新秀,在虚心继承老一辈的艺术传统的基础上,锐意精进,大胆探索,已经初露锋芒。总之,京胡演奏艺术的进步与发展与以上各位的执着努力是分不开的。
 在京胡发展的二、三百年的历史中,既有它辉煌的时期,也遭受过暗淡的厄运。仅仅因为京剧里有「二黄」一说,据老辈们传说,「二黄」就曾犯了皇忌,遭过不白之冤。据说,乾隆晚年让位其子,号嘉庆皇帝,自己当上了太上皇。二皇并存,希望长生不死,帝柞永延。这样,善拉二黄的京胡可就为难了。老弦(里弦)有太上皇之嫌,子弦(外弦)又有儿皇帝之忌。胡琴又经常断弦、换弦,这更使二皇不快。老弦一断,仿佛乾隆归天;子弦一断,又似乎意味着嘉靖驾崩;换新弦,又好像逆臣纂位,「改朝换代」。为保大清皇统帝柞,官家竟下令取消京胡,以笛代之。京胡被这「莫须之有」的罪名,被打人「冷宫」,苦熬了许多年。大概是在乾隆归天之后,这条对京胡不成文的「禁令」才渐渐「不平自反」,恢复了名誉。这段真实的小插曲说明:小小京胡的两根弦儿,竟与皇家联了「宗」,听起来是多么可悲而又可笑啊!
 早期的京胡是用特制的丝弦,用竹片制成弓杆。弓杆上的马尾是松弛的。演奏时,琴师以右手无名指缠住马尾运弓。过去,在山东琴书、河南曲子、湖南花鼓戏和小调的伴奏中,都曾用过软弓京胡。由于马尾松散易断,控弓不太自如,强弱不易掌握,快弓更难利落,已不能适应发展中的戏曲音乐,终于在本世纪初逐步改成细竹硬弓了。过去,京胡筒子较小,杆子较短,音域也较窄。后来为了演员唱腔的需要,在不影响京胡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大琴筒的直径,加长了琴杆。这样,京胡的音域拓宽了,音响更洪亮结实了,音色也更纯净优美了,音乐的表现力从而更加丰富了,这就是今天的京胡的形制和音色。
 原来的京胡都是丝弦。丝弦易断,且常「跑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现代戏时期,借鉴了小提琴、二胡用金属弦的优点,也改用了特制的金属弦。经实践,它既能与大型管弦乐队的音色融合在一起,又解决了跑弦、易断的缺点。目前,京胡大都用金属弦了。由于京胡有雅俗共赏的品格,所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美妙动听的京胡发展到今天,不但在京剧伴奏中独领风骚、举足轻重,并且广泛地出现在音乐会的舞台上。它可以独奏,亦可以与月琴、三弦、京二胡、阮等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协奏,乃至与大型交响乐队和民族管弦乐队合作,并常常担任主奏的角色。在京剧形成和发展的二百多年中,京胡伴奏将生旦净未丑各行当集于一身,与剧中各角色声琴合一,成为最佳搭档。观众在为演唱者喝彩的同时,还常为乐队叫好,特别是像杨宝忠、李慕良那样的京胡大师的演奏,几乎与演唱者平分秋色。
 在京剧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以「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为代表的各流派纷呈的繁荣景象,成为京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四大名旦」中梅派之端庄典雅、雍容大方,尚派之刚劲挺拔、绚丽多姿,程派之连绵跌宕、幽咽婉转,荀派之俏丽柔媚、委婉低回,乃各臻其妙,美不胜收。这种不同流派的演唱风格,必然决定了不同的京胡伴奏风格。

 京剧的曲牌就是曲调的名称,俗称牌子,如「点绛唇」、「将军令」等。曲牌各有固定的名称、句数、句格(包括长短不等的字数、字音的平仄等),以及曲调方面的板式、板数、调高等,格律相当严谨。不过有些曲牌没有唱词,只用它的曲调作为器乐演奏的吹打曲牌(亦名工尺牌子),如「水龙吟」、「柳摇金」之类,可以自由反复,也可以中途停止,以及只念不唱的干牌子,则属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