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我国社会音乐教育事业有了以前所不能想象的巨大发展。而业余音乐考级,就是其中很重要、很活跃的一个部分。中国社会音乐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当然不是从天而降,主要基于两个条件:首先是改革开放,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其次是人心思“文”,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重视文化素质。但是,正如许多历史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一样,开始时往往不是“想”好了再“做”,而是边“做”边“想”,边“想”边“做”,这二十年中国社会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蓬勃中有混乱,追求中有迷茫,基本上是作为专业音乐教育的附庸和学校音乐教育的补充,缺乏理论的思索和独立的品格。
近年来,准确地说,是十五大以来,这种情况开始发生重大改变,我国社会音乐教育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半年多前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对于音乐教育,特别是社会音乐教育,现在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一个国家的高级领导人如此重视音乐,发表这样多的言论,提出这样多的举措,这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即使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机遇。”而且,“本世纪最后几年中国大地上的音乐浪潮的兴起,有着一个以前未曾有过的特点,就是将音乐与人的素质的成长紧密的、有意识的结合。更为可贵的是,这种结合的鼓吹,首先还不是出于音乐界人士。”我们正在迎接新世纪,我们正在走进新世纪,面临世纪之交的动人时刻,我们有机会、有必要、也有条件进行一次科学的、冷静的思索,探求在当今和未来世界中国社会音乐教育应有的位置、品格与特点。
我们在具体探求社会音乐教育的位置、品格与特点之前,应该先来探讨两个问题:当今世界对于人的素质提出了什么要求,而音乐在人的素质成长方面,又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一、当今世界对于人的素质的要求:全面发展与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一段振聋发聩的警语,引自一年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的开头。当今的时代是发展的时代,也就是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的时代。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马克思当年说的“一天等于二十年”,再也不是革命浪漫主义的形容与比喻,已经在许多场合成为事实。当今的时代又是竞争的时代,也就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空前激烈的竞争的时代。这场竞争的空前的激烈与残酷,相信通过近年的众多国际国内重大事件,我们已经体会得越来越深刻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个人的命运,一切决定于竞争的结果。在十五大前夕李岚清同志就讲过:“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我们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我们能不能赢得这场挑战,抓住这个机遇,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资金,也不是自然资源,最重要的是人,是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这里提出的是两个问题:一是素质,二是人才。在我们刚才引用的教育工作会议文件里,这两个问题论述得更加明确了:“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什么更加迫切的要求?“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果用最简捷的语言来回答,就是:“全面发展”。这四个字,在上述教育工作会议的文件中反复使用了6 次。用李岚清同志的话来说就是:“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我们可以将新世纪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概括为“知识、能力、见识”三个方面。所谓“知识”,就是知识渊博、学有专长;所谓“能力”,就是善于实践、适应社会;所谓“见识”,就是思路宽阔、想象丰富。传统的知识观,传统的教育观,至今还为不少家长和教师信奉的“才能=知识=读书=分数”的公式,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障碍,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当今世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是做技术工作还是研究工作,是做具体工作还是领导工作,要想大有成就,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有开阔的思路,就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就必须有不循常规的见识和勇气,就必须在必要的环节跳开逻辑思维的束缚,发挥创新精神,用创造性思维取代复制性思维。这正是当前学校教育中最薄弱、最缺乏、甚至是不断努力扼杀的素质。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同志最近尖锐地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说:“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这是我们在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设计社会音乐教育的蓝图时,所不能不首先考虑的大背景和大前提。
二、音乐对于人的素质成长的作用:两个特点和三个层次
音乐对于人的素质成长的作用,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作用最早。人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母亲都会对她的孩子唱摇篮曲或者催眠曲,就是一个无可辩驳的明证。事实上婴儿在未出娘胎的时候就能够对音乐有不同程度的感知和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具有音乐天赋。除了音乐,婴儿出生以后只要睁开眼睛,还能够直接感受图形(颜色、线条等等)——即美术。而语言和文字毫无疑问都必须经过后天学习,要排在音乐和美术之后了。
第二个特点,是作用最直接。这个特点在音乐教育——尤其是社会音乐教育中特别重要。我们读一首诗,首先要会认字,懂得字和词的意义,还要懂得语法、逻辑,还要具备很多生活、社会、历史以及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读懂字面的意义,从而感受到作者企图表达的、能使读者的内心感到共鸣的情感、意境和其他。而我们欣赏一首乐曲的过程却完全不同,我们是直接感受到音乐的声音,或者说音乐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心灵,触动了、诱发出我们的共鸣——不通过任何的中介,不需要任何的转译。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欣赏过程,这种不同是本质的不同,却常常被我们的音乐教师所忽略、所模糊、甚至被故意地混淆了。古老的“禅”学中有一句口号,叫做“直指人心”,我想,只有音乐也称得上这四个字。从这一特性来说,艺术门类似乎应该这样排队:音乐,美术,文学,其他综合艺术。
音乐对于人的素质成长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智能和心理素质的锻炼。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这里主要以弹奏钢琴作为例子来进行分析:
1.注意力的集中与分配。大家都知道演奏乐器的过程必然是要集中注意力,因而能够得到注意力集中的锻炼。但是演奏乐器时注意力不但要集中,尤其要分配,再简单的乐曲,也有旋律、低音、织体等不同音乐成分,也有音高、节奏、音量、音色、演奏方法等不同因素的配合,更不用说复调性质的多声部乐曲了。只要比较完整地弹奏一首乐曲,就必然已经进行了注意力的集中与分配的心理素质训练。我们知道,能不能合理的、有效的分配注意力,无论从事学术、事业或管理、领导工作,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和能力,都是非常有用的。
2.知觉与动作的配合与协调。演奏音乐不是机械的节奏、音高与力度的拼合。演奏音乐靠的是感觉,有音乐的听觉,有手指、手臂以至整个身体动作的感觉,还有内心的节奏感、位置感,等等,良好的音乐演奏是这些不同的知觉与动作的巧妙地、天衣无缝的配合与协调。这不是单纯的“智力”,也不是单纯的“体力”或“灵敏”,在单纯的阅读或者计算中得不到这样的锻炼,在单纯的体育活动中也得不到这样的锻炼,除了音乐以外,大概只有舞蹈了——但是舞蹈首先离不开音乐,舞蹈的过程首先就是音乐的过程。
3.空间、时间观念的拓展。音乐本身就是时间艺术,时间是度量音乐的基本尺度之一。我们说“弹错了”,常常不是指音符的音高位置错误,而是节奏位置——也就是“时间”上的错误。再也没有哪一种艺术象音乐那样重视时间上的精妙配合了。雕塑和建筑是现实空间的三维艺术,音乐是虚拟空间(音响的想象空间)的三维艺术,音的节奏运动是横座标,音的音高变化是纵座标,在现实的(非谱面)的音乐中,尤其是在乐器与人声的合奏、合唱中,音的“远近”所造成的效果则构成了第三维——深度的座标。经常置身于音乐中的人,也就是经常置身于精妙的音乐时间“流”和音乐三维空间的人,空间、时间观念很自然地得到加强。而空间、时间观念,在高深的物理、数学、化学、天文学等学科研究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4.毅力与耐力的锻炼。大家都知道在练琴的过程中,为了一个技术细节重复练习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是很平常的事。为了将一首乐曲的速度由每分钟120拍提高到124拍,更不知道要花费几小时、几天的功夫。除了体操和芭蕾以外,我真想不出还有什么能使人们得到那么好的毅力和耐力的锻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在练习(播种)时需要毅力和耐力,演奏(收获)时更加需要毅力和耐力——这样的情形在写作和绘画中是不会有的。音乐给予人是更苛刻的磨练呢,还是更深沉的幸福呢?有谁说得清?但是我知道,毅力和耐力——如果把它们说成是一个人在世界上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素质,我想是不过分的。
5.分辨能力和记忆能力的锻炼。分辨和记忆可以说是人的智力发展的“细胞”——基础能力,在分辨的基础上才能认识,在记忆的基础上才能比较、分析、思考。分辨和记忆能力的发展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人的整体发展又促进分辨和记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这个过程永远没有完结。音乐的各个要素(音高、音强、音色、节奏、速度等等)在音乐进行的过程中呈现出动态的无穷无尽的千姿百态,其丰富多变的程度,远远超过语言的描述能力,经过听觉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指挥家能够听出演奏中的瞬间失误,钢琴家能够感觉到指触间的细微差别,提琴家能够把握住音色上的准确控制,作曲家能够体察到和声里的点滴新意:音乐随时调动着人的反应、锤炼着人的分辨和记忆的能力。下面将要提及的音乐感知能力的基础,就是音的分辨和记忆;音乐基本素养的基础课程——听辨、模唱、听写等——更是对于分辨和记忆能力的直接训练。
6.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谐调与发展。我认为这是音乐对于人的智力开发的最独特的贡献。这里只举“背谱”为例。要准确地、有把握地实现背谱演奏,至少要同时用到4种记忆,第一是音乐(声音)的记忆,听觉上的音乐“流”的运动;第二是乐谱(图象)的记忆,一幅幅具有内在联系的图形的转换;第三是手指动作(运动)的记忆,肌肉和关节的运动进入潜意识的记忆,使得在瞬间的“走神”中演奏仍然能够继续;第四是音乐结构(逻辑)的记忆,旋律的重复与变化,和声功能的规律化、程式化的序进,曲式的发展与再现,等等。这四种记忆,既有形象思维,又有逻辑思维,音乐使得这两种思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这种思维方式,正是二十一世纪的新人最需要的思维方式,也是既往许多大科学家、大政治家和具有综合性巨大成就的人所具有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不赞成单纯把学习音乐称为“开发右脑”,音乐能够给予人的,是全脑的开发,是智力与思维方式的开发,是神话中点石成金的“金手指”的开发。
以上这几个方面都属于第一个层次,也就是最基础的层次,只要进行了音乐学习,就会得到这些锻炼。要特别说明的是,这还是指在我国目前音乐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相当滞后,***同志所严厉批评的“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在音乐教育中还相当程度的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音乐能给人带来的第一个层次的作用。如果能够在音乐教育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那作用和效果就又更加不同了。
音乐对于人的素质成长的作用的第二个层次是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修养和一般文化、历史修养。音乐的这个方面的功能,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称道,古代中国文人把“琴棋书画”作为基本修养,“琴”就是音乐,摆在第一位,可见位置之崇高。西方知识分子普遍重视音乐学习,贵族学校无一例外都将钢琴作为必修课程,主要也是从这个层次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音乐(尤其是歌曲)在这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方面的论述很多,我在这里不占更多篇幅。但是有两点应该提出探讨——
第一,音乐在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等方面的作用,音乐对于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净化和升华,必须是、只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上了一堂音乐课,听了一场音乐会,便怎样怎样了——道德高尚了,思想进步了,学习上升了——看过这样的文章,反正我不信。音乐对于人的一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是长期效益,终身效益,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一个“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过程。那种庸俗的、急功近利的追求,只能使人联想起减肥药广告。
第二,音乐对于人的作用,只能是通过音乐本身,只能是按照音乐所特有的“直指人心”的特点,而绝不能套用文学的欣赏方法来欣赏音乐,尤其不能用现在中小学流行的语文课上的那一套程式和套路,那是对音乐的扼杀,那是对音乐的亵渎。歌词不是音乐,作者简介不是音乐,背景图片和名人语录等等统统不是音乐,作为辅助是有用的,喧宾夺主是有害的。
音乐对于人的素质成长的作用的第三个层次是增强想象力、创造力,丰富人的情感,得到社会组织能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的锻炼。这个层次我们以往是认识得不够的。
这个层次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先说第一个方面:关于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切源于音乐本身固有的特性:
音乐的非具象性——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就是声音,看不见、也抓不住。
音乐的非理念性——作为一种声音,音乐本身并不传递概念、定义、逻辑、结论之类可以使人“懂”的理念信息,歌词可以使人“懂”,标题可以使人“懂”,构成音乐的技术也可以使人“懂”,但那都不是音乐本身。
音乐的不确定性——从欣赏方面说:不但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音乐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且即使同一个人欣赏同一段音乐,也能够每次获得不同的感受;从演奏方面说:对待同样的乐谱,可以有无数种“合理的”、“好的”处理方式,不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即使同一个人演奏,每次处理也不会完全一样。
音乐对人作用最直接——“直指人心”,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不经过任何“中介”和“转译”。
正是音乐本身所固有的这些特性,使得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给人留下了最广阔、最自由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或者说,使得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能够得到最广阔、最自由的发展机会。有这种机会和没有这种机会是大不一样的,当然会影响到人的思维的成长,人格的成长,从而影响到在人生其他方面的表现。——在这里仍然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我国目前音乐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相当滞后的情况下,音乐对于人的素质成长这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甚至还在某些情况下遭到遏制。随着音乐教育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进展,这方面的作用一定会更多更充分的为人们所认识。
第二个方面,关于丰富人的情感。
人与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不在于直立,不在于智商,而是在于情感。只有人,才有人的情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人类独有的。工业革命时代有人提出“人是机器”,正是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局限,背离了人的本性。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人的情感对于一个完备的、健康的人的作用,对于一个正常的、持续发展的社会的作用,越来越被学者、官员和公众所认识。耶鲁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提出的“情商”理论,或者称为“情感智力”,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有影响的研究成果。音乐在丰富、提升人的“情感智力”方面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还是来源于音乐“直指人心”的本性。作为社会音乐教育,尤其要把这一点放在突出的位置,而且体现在学习的目的和过程之中。
第三个方面,关于社会组织能力与适应能力。这同样是源于音乐本身固有的特性:
音乐的合作性——音乐形式中有很多集体合作的项目,例如重唱、合唱、重奏、合奏,除了钢琴等少数乐器有真正意义上的“独奏”(一个人表演)而外,其他乐器的独奏经常需要有另外一件或多件乐器进行“伴奏”。我们只要和美术、文学稍加比较,就很容易理解音乐的合作性。人们参与合作性的音乐活动,不但在组织过程中得到了社会组织能力与适应能力的锻炼,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人在演奏、演唱音乐即融汇在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个体与整体、个体与个体的协调、均衡的感觉(不是说教),这是非常独特、非常珍贵的体验(不是理论),对于人格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音乐的交流性——音乐表演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即使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学生也要面对老师回课,要与老师交流,还要参加考级,参加演出,直接的对象都是人,目标都是通过音乐与人交流。举个例子说,演奏时“临场发挥”好不好,实质就是一个心理素质问题,人与人协调、适应、交流能力的问题。音乐的这种交流性和美术、文学是很不一样的,对于人的素质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良好作用。
音乐的社会性——音乐自产生以来,就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人的诞生、成长直到死亡,学习、婚嫁、战争、庆典,几乎所有的重要社会活动都伴随着音乐。因此,人们参加音乐活动,经常就会置身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参与一定的社会交往,从而得到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增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这就是音乐对于人的素质成长的作用的第三个层次。应该说这是最重要的层次,也是我国目前音乐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特别与之不相适应的层次,更是未来音乐教育改革大有可为的层次。
李岚清同志说过:“音乐的美育功能还不只是一般地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等,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音乐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音乐对于人的素质成长的作用,是一个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以上所说的两个特点和三个层次,只不过是挂一漏万、抛砖引玉而已。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我们才能对于音乐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确定方向,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