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2月18日电 (记者孟华 林如萱)2005年春节,天津歌舞剧院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了“鸡年中国民族音乐会”,表明自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代表中国民乐第一次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8年来,中国民族音乐正在稳步走向世界。从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一曲《茉莉花》和二胡表演,以及现代民乐组合如"女子十二乐坊"在东南亚的如潮好评,到中国各地民族乐团在国际、国内演出市场的日趋活跃,中国民乐正在交流与创新中走向复兴。
    “此次维也纳演出是所有演职员梦寐以求的事情,我们竭尽全力选择精品,以最优质的作品走进维也纳走向全世界。”天津歌舞剧院院长高久林说。

    天津歌舞剧院民乐团是继南京民族乐团之后第二个登上金色大厅的地方民乐团体。“中国民族音乐开始在欧洲主流音乐市场上开拓出新的天地,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音乐人引以自豪的事情。”高久林说。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音乐受到港台流行音乐和外来艺术形式的冲击而走向衰落,民族音乐一度无人问津,市场大幅萎缩,民乐演奏家不得不纷纷改行。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张升平说:“那个时候的民族乐团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人们以会演奏西洋乐器为荣,吹笛子的改吹萨克斯,弹琵琶的改弹电吉他,由于没有市场,很多地方的民族乐团纷纷撤掉。”然而今天,这种局面已完全改观。张升平介绍,全国现在有几十个地方民族乐团,除了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国其余各省市几乎都有自己的民族乐团,活跃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现在每月演出10场左右,出国演出一年5到6场,出访过美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新加坡、泰国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民乐方兴未艾的同时,关于民乐如何发展的讨论和争论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添加了各种现代元素的新民乐和传统民乐可谓百花齐放。

    以时尚著称的“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火爆非常,随即“出口转内销”进入国内演出市场。这一在民乐中融入大量现代音乐元素的乐队,更像是一支流行乐队。在谈论中国民族音乐发展方向中,民族音乐家们大都表现出了“百花齐放、兼收并蓄”的宽广胸怀。中国柳琴学会副会长、著名柳琴演奏家王红艺认为,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关键是找到好的融合点。王红艺说,无论演奏的形式和方法如何创新,中国民族音乐的独到魅力就在于其浓郁的民族特性,民族特点一定要长久地保持下去,需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