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明翰市交响乐团(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
1855年,伯明翰成立了第一个管弦乐表演组织—伯明翰业余音乐协会,这个组织积极地向社会推荐业余性质的声乐和器乐音乐会。伯明翰最早的管弦乐系列音乐会始建于1873年,它的发起人叫作威廉·斯托克利,因此这项活动也定名为“斯托克利音乐会”。音乐会的乐团由60位职业的演奏家组成,后来这个数字又扩大到80人,其中的绝大部分是本地的乐师,他们在每年的冬天在市政厅举行4场音乐会。在1881年到1888年之间,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艾尔加在这个乐团中担任过小提琴手,他早期的一些作品就是从这项音乐会上首次与公众见面,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对他日后的发展产生了促进,其中最早的是1883年问世的一首小夜曲。在斯托克利于1897年终止了他的音乐会后,乔治·哈尔福德建立了与其相同的系列音乐会,当然,这一次取名为“哈尔福德音乐会”,一直延续到1907年。从1906年到1918年,拥有70名职业乐师的伯明翰交响乐团一直在市政大厅举行音乐会,它的第一场演出是由享利·伍德指挥,后来则由朱利安·克利福德指挥。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比彻姆曾经在伯明翰组织了一些音乐会,但是都没有获得成功,而这些乐团的成员也很快便各奔前程去了。伯明翰的第一支永久性乐团建立于1920年。两年之前,小有名气的当地音乐家阿普尔比·马修斯为他所指挥的警察管乐团增加了弦乐声部,从而组织起一支真正的管弦乐团,并且自己承担风险,开始举行星期天的管弦乐音乐会,这便是后来的伯明翰市交响乐团的前身。在最初的5年试验期内,市政厅每年向乐团提供1250英镑作为其排练和演出的费用。马修斯理所当然的成为乐团第一位常任指挥。然而,乐团成立后的第一场音乐会则是在1920年11月10日由艾尔加指挥,全部曲目都是以他自己的作品构成。乐团最初的成员仅有45人,到1945年时才增加到了56人。这支乐团开始时的音乐季是从每年的10月延伸到次年的5月,前后历时30个星期,其中共有6场交响乐音乐会,6场通俗作品音乐会,24场星期天音乐会,以及6场专门为学龄儿童所举行的普及音乐会。乐团创建之初蒙受着巨大的财政亏损,音乐会的票房收益入不敷出,经营惨淡,直到1935年,英国广播公司决定聘用乐团的35名乐师以充实它在英国中部的广播乐团,并因此向乐团提供一定数额的补偿,这才使经济状况上的捉襟见肘有了一定的缓解。这种情况与当时在曼彻斯特发生的事情颇为相似。
伯明翰市政厅对于乐团的拨款逐年稳步提高,到了1944年已经将此款项增加到每年1.45万英镑,与此相对应的是乐团的成员全部成为专职乐师,每星期的演奏时间是25个小时。乐团的音乐会于每星期三的晚间和星期天的下午在市政大厅举行,另外乐团也经常到学校演出,并且已经将其活动范围扩大到这座城市以外的地方。1946年乐团还开办了第一次在夏季举行的“逍遥音乐会”,以此来吸引更多青年听众的参与,并活跃伯明翰的音乐生活。1948年,乐团第一次到伦敦演出。1955年,约翰·菲尼慈善信托公司开始为乐团委约新作品的创作,从此,乐团的音乐会曲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实验性,特别是当代英国作曲家的新作的演出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最初,这类音乐会不可避免地陷入门庭冷落的境地,音乐厅前门可罗雀,因为无论乐团成员还是听众对于这些20世纪的作品都缺乏必要的了解,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乐团的努力,这种状况逐渐有所改观,特别是在法国人路易丝·弗雷莫任首席指挥期间,变化尤为明显。
弗雷莫于1968年首次作为客席指挥在伯明翰登台,然而出色的表现使他在第二年便被任命为伯明翰市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在任期内,他在这座城市取得了众所周知的成功,尤其是他给这个乐团的演奏水平所带来的戏剧性的变化令许多人都深感惊奇,评论认为他使乐团的表演风格和精神都面貌一新。这些成就也无可置疑地提高了乐团在伯明翰以及在英国全国的音乐结构中的地位。在1972年出访东欧的时候,这个原本在欧洲范围内鲜为人知的乐团展示出非同寻常的灿烂光彩震动了乐坛,人们似乎在一夜之间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乐团。 在弗雷莫时代,伯明翰市交响乐团创立了专门附属于乐团的合唱团,同时也积极地进行唱片的录音。在1970年到1972年,乐团音乐会的上座率从65%提升到85%,而且这个趋势还在持续上升。在每个乐季,乐团还在当地的商业广播电台的赞助下举行4场星期天上午的儿童音乐会。一切都在顺利而从容地发展,可是到了1978年,在弗雷莫的任期进入了第10个年头的时候,他却与乐团的管理人员及演奏员发生了不愉快的矛盾,在心灰意冷之际宣布了辞职的决定。
虽然弗雷莫辞职之举对于正在上升时期的伯明翰市交响乐团不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却给乐团的又一次飞跃留出了机会。在遍寻英国内外的时候,乐团发现了一个年轻的名字:西蒙·拉特尔。
拉特尔出生于1955年,19岁时就获得了一次指挥比赛的大奖,并且被伯恩茅斯交响乐团和伯恩茅斯小交响乐团聘为助理指挥,第二年首次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指挥了爱乐乐团。1979年得到伯明翰市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的任命时,拉特尔才不过24岁。
风华正茂的年轻指挥率领着这个起伏不定的乐团开始了新的历程。随着自己国际声誉不断提高,拉特尔谢绝了来自于一些知名乐团的邀请,抱定了风雨同舟的信念而始终固守着这个对他寄予殷切期望的伯明翰市交响乐团,甚至像洛杉基爱乐乐团这样声名显赫的乐团伸来的橄榄技也被他置之不理,他认为,指挥经常更动位置不利于乐团的建设和自身的发展,就像弦乐四重奏团不宜经常更换演奏员一样,只有经过长期的磨合,才能达到相互默契的境界,才能有助于音乐思想的表现。无论是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还是他自己的伯明翰市交响乐团,对他来说就像是不同口味的美酒,都别有一番令人回味无穷的美感。
在艺术生涯的初期,也就是刚刚执掌伯明翰市交响乐团的时候,拉特尔的音乐会曲目主要是海顿、柏辽兹、德沃夏克、马勒和伯格等人的作品,同时他也是当代作品的积极支持者和出色演绎者。但是,他一直避免接触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而对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那样的一些大型作品,他宁愿到自己真正成熟时再去指挥。另一个让拉特尔长期敬而远之的作曲家是莫扎特,他觉得莫扎特是一个令年轻的他感到难以把握的作曲家。拉特尔认为他最崇敬的指挥家是富特文格勒,而对他产生最大影响的人物则是朱利尼。
拉特尔终于通过音乐会演出和唱片的发行将伯明翰市交响乐团变得举足轻重,将它引入了世界级乐团的行列之中。1991年,乐团迁入了新的交响乐大厅,这座音响效果奇佳的音乐厅立即引来了众口一致的赞誉之辞,也使乐团如虎添翼。告别了多年来相伴的市政大厅,乐团终于有了一个堪与世界上任何,座音乐建筑相媲美的永久性营地。目前,乐团的唱片全部都是在这里录制完成,这些唱片向全世界的爱乐者展现着这座无与伦比的音乐厅辉煌的音响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