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乐圣贝多芬,我们不难想到他的钢琴奏鸣曲,平心而论,贝多芬在钢琴领域做出的贡献是任何一位大师无可企及的,也正是他这种毕生致力于奏鸣曲创作的执着,将他推上了音乐皇帝的宝座。每当我翻开他那辞海般无穷的钢琴谱,感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仿佛书上未经弹奏的音符具备歌唱的能力,无须乐器,它们也能表现出自己的奇妙与内涵,在群英荟萃的全集中,我最青睐的是一首被后人命名为《月光》的作品,她虽不像《热情》那么艰深,亦不具备《OP106》的篇幅,技术难度相比同类作品也只能算是贝多芬谦虚低调的手法,然而正是这样一部中庸的奏鸣曲,与我却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愫。  记得小时候,都要守候在一部陈旧的录音机前,伴随着《月光》第一乐章中缓缓流淌的音符酣然入睡,也许那时对音乐的认识浅薄,所以酷爱这种优柔寡断的旋律,以为她是最具表现的语言,其实客观上说,月光的第一乐章仅为一个前奏,目的是要烘托出第三乐章疾风骤雨前的宁静气氛,尽管她并不是这部作品的终极思想,可是缺少了绿叶的鲜花就失去一切的美,况且,这稀疏的音符中可以倾注我最多的情感与联想,至今每当耳边响起这样的纶音,就会把我的意识恢复到十几年前的孩提时代,踏着飘渺的音符独自走在林荫小路上,忧郁的月光如歌般的倾泻在孤寂的郊外,使我这个从小满脑子浪漫主义幻想的孩子得到了醍醐灌顶般的满足。这是最直观的月光,

最真实的月光,她叩响了一切孤僻的心门,使所有深闭固拒的心赤露敞开,让我们发现,贝多芬的内心拥有最多的伤痕,痛苦与磨难造就了大师,专为失意之人创作出缠绵悱恻的共鸣,即使是血流不止的心,也会在此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知遇之恩。  


“月光”的第二乐章,为短小精悍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篇幅不足一页,却十分生动描绘出篝火舞会中洋溢的所有欢声笑语,此时的天空晴朗了,月色不再惨白了,这段百听不厌的旋律成为了这首奏鸣曲中一大亮点,特别是当中间部分三重奏响起的时候,我仿佛在这薰风般扑面而来的歌声中嗅出了迷迭香的气息,沁人心脾,回肠荡气。这样的意境相信与贝多芬当时的心情极不协调,也许大师就是在一种欲哭无泪的压抑中自我揶揄吧,谁也想不到,在这强颜欢笑的结尾,竟是一种气势恢弘的感情宣泄至沓而来,永无止境的疾苦与毫无节制的愤懑才是我们真正认识的贝多芬,一位靠望而却步的难度垄断同行,凭登峰造极的技巧孤芳自赏的暴君。  

从第三乐章一开头,我便失去了之前一切静谧的感受,贝多芬也毫不犹豫地揭下了伪装面纱,从这砰訇翻滚,波涛汹涌的主题部分,我看见倾泻下来的不再是太阳在月亮上的返照,而是月亮本身!激烈的震音将软弱的月球敲成无数碎片,每一片都拖着彗星般的线条从空中陨落,钻石般迷人的彗尾闪耀着流光异彩之美,我从没被如此惆怅的激昂这么深刻的铭心过,我明白,这一个乐章描述的不是一轮明月,而是一片没有太阳的宇宙,黑暗吞噬了大地,绝望湮没了希望,一个人,只有在经历最大的情感挫败后才能发出这般走投无路的嘶鸣,这是贝多芬的人格魅力,他能够将约伯记转化为音乐启示录,再苦的祸水也能被酿成不朽的艺术天霖。  

尤其在接近尾声的部分,三连音的急速下行正好似月亮对凡人的爱情不留余地的拒绝,十六分音符的更快上行又好似作曲家不遗余力的追求,这一来一往的交织了三次,最终,作曲家疲倦了,未尾处一大串不容置喙的下行模进将他打入了绝望的深渊,我从紧随其后的半音阶中,听出了一位孤苦伶仃的伟人在厌倦的人生旅途中所发出的呻吟和叹息,这使我不禁联想起一句莎士比亚剧中的经典独白:我知道我的爱是没有希望的徒劳,然而在这罗网一张千孔万眼的筛子里,我依旧把如水的深情倾注下去永远不感干涸。  

我能够感受到月光所带来的悲哀,但是我更加坚信,世上的苦难绝对无法摧毁贝多芬的意志,他与莫扎特分别具备截然不同的高贵,他没有女性的温柔,只有军人的坚毅,他没有细腻的感情,只有君王的飒爽,众所周知爱情是贝多芬这一生中最大的劫数,可是他永不言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屈服!《月光》最后一段地动山摇的琶音结束后,月亮也永远地从我的夜空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