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口弦是产生并流传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民间器乐,每当节日庆典、婚嫁、男女青年恋爱等时候,都能听到用口弦演奏出的优美动听的曲子。
口弦的表演形式大多为独奏或合奏,少则1人多则4-5人不等。口弦长约11cm,厚约0.15cm,从中分为一头宽约1.3cm,另一头宽约0.8cm,成酒瓶形状的小竹块,再将中间雕刻成长约8厘米的形如笙管中之簧片。口弦两头各凿一小孔,前孔(小头处)穿麻线,左手无名指、小指挽之,大、食二指捏穿孔处,横侧贴腮靠近微微张开的嘴唇间,以气鼓簧片。后孔(大头处)用近30厘米的麻线穿之,以右手食、中二指挽线将其徐缓牵动,鼓顿有度,其簧闪颤成声。根据牵动力度大小和口腔形状、气息大小和唇舌位置的改变,构成音阶和旋律。口弦曲调大多即兴创作,音域一般在八度之内,系五声音阶,扯动麻线竹簧即发音响,发音优美,音量细小,娓娓动听,流传较广。口弦乐曲主要有《吆羊歌》、《薅草歌》等。
现在,相对封闭的羌族生活也受到了现代文明(音乐、电视等)的冲击和影响,老一辈羌民中能“扯”口弦子的越来越少,年轻人对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的自觉的传承意识就显得弥足珍贵。口弦的制作要求高、难度大。制作口弦的材料——金竹被砍伐,翻黄金竹更难寻找,而用其它材料代替,声音效果差。口弦及它的传人都处于濒危和期待抢救保护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