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记者曹健、艾福梅)对于中国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文化馆馆长康红梅和她的同事来说,深入乡村是家常便饭。除送文化下乡外,他们还肩负着另一个重任:寻找、挖掘、记录、保护深藏于民间的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固原市位于“中国穆斯林省”宁夏的南部。这里聚居着上百万的回族群众,是中国回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然而,即使是在这里,和中国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回族的传统文化也遭遇了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传统技艺原有的生存土壤已然消失,自然传承困难是必然的结果。如果不加以保护,这些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将可能最终消亡。”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靳宗伟说。
所幸的是,传承并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被列入政府的工作日程。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规划,今年宁夏将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为今后的保护和开发提供资料数据。
为此,今年年初,政府又为各地文化馆添置了专门的录音、录像设备并划拨了普查经费。
康红梅告诉记者,她的同事必须深入到每个村落,了解村落里是否还有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有时,他们为了到某个村庄去,不得不徒步翻山,一座山可能耗费他们两三个小时。
不仅仅是普查,实际上一些专门针对回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已在实施。去年7月,宁夏文化厅公布了6个国家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基地和10个首批建立的国家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点,永宁县纳家户中华回乡风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