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精神面貌和音乐审美取向
通过平日接触和调查了解,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精神状况总体上是好的,有理想、有追求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的主体形象。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诸如学习动机不正确和不够明确,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生活缺乏昂扬的朝气等等。从总体判断上看: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支流问题不容忽视;成才的意识很强,但成才后如何积极回报社会却表现出矛盾心态;表面上趋向务实,内心深层里却陷入“困惑”;观其静态比较乐观,但动态言行却值得忧虑。过分地崇尚自我,注重个人奋斗,只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关怀他人和关注人民群众利益的观念却非常淡薄。在大学生的心目中,“读书无用论”思潮的影响日渐消失,但“读书有用论”思潮的影响正不断增大,致使大学生在学习上功利性思想非常浓厚。
在课外文娱生活和衣着打扮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心的现象。随着西方某些消极思潮的涌入,社会上一些奇诞怪僻的审美观和“超前”言行,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了某些大学生身上。使他们在迷茫和浮躁中盲目追求个性的无节制膨胀,甚至以奇异的装饰和放纵的言行为美。有些男生长发披肩,且夹杂着红、黄等色,于众人的注视下洋洋得意,自诩有艺术家气质。有的女生穿吊带背心,超短小裙,半尺高的“松糕鞋”,招摇过市感觉良好。在熙熙攘攘的校园中,一对对男女学生勾肩搭背,搂搂抱抱,女孩一张嘴,身边男生马上塞去一块巧克力,引得其他路人愕然注视,他们却依然我行我素,自以为有创新潮的勇气。
在艺术鉴赏的取向上,尤其对音乐的欣赏上,更是一味崇尚港台或西方恋爱题材的新版流行歌曲,特别是那些缠绵的,甚至颓废的情歌,不论是二流的作品或三流的演唱,都照听不误。这些“莘莘学子”怀揣“随身听”,跟随耳塞传出的旋律摇头晃脑,非常投入和陶醉。那千篇一律平庸油滑的曲调,怪诞的节奏,追求听觉感官刺激的爱情歌曲使他们如醉如痴,自认为这就是最“前卫”的艺术享受。
处于青春时期的大学生,常常希望找到亲密的异性知已,在遇到困惑和苦恼的时候,能得到对方的理解和安慰。这种心理的要求是人类社会属性的突出表现,再者,广泛的人际交往也是大学生必修的课程,所以交异性朋友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整日沉湎于卿卿我我的狭小生活圈子里,整日沉溺于爱情至上的流行音乐中,胸无大志,忘却了时代赋予的壮严的历史使命,这是多么令人痛惜和担忧的事。这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而迫切的课题,那就是如何引导学生鉴赏高雅健康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识别音乐作品的审美感官的感受能力,培养其欣赏音乐的艺术修养能力,使他们走出错误审美观念的误区,从严肃的经典作品汲取积极进取的生活动力,追求美丽多彩的人生,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主体条件,强化其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
艺术是人类在长期文化活动中所形成的精神美的结晶,是灿烂的精神宝库,因此艺术审美教育应该成为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若想进入这个艺术圣殿进行美的交流,首先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主体。因此,我认为在大学课程中,应该普遍增加艺术欣赏课程,尤其是音乐欣赏课程,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通过音乐欣赏的审美实践,扩大艺术欣赏的审美领域,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其思想境界,以求从特定的艺术形象的直觉中,去领悟间接的理性内容,树立宏伟的个人理想。
音乐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是:
1、强化学生审美感官的感受能力
所谓强化,就是在审美实践中,不断提高和丰富听觉感官对音乐作品所特有的审美敏感性。当音乐作品一经播放,让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审美欣赏,真正成为艺术的存在,逐渐捕捉到艺术作品可感的有限性和不可完全把握的无限性。
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42卷,第126页)在这段话里,明确指出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作品,必须通过欣赏主体的听觉感受,进而欣赏者的本质力量能相应予以确认,方能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欣赏。所以,要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觉能力开始,这是他们理解音乐和欣赏音乐的基本主体条件,也是我们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基础条件。首先要给学生从音乐的基础知识讲解开始,使他们边了解基本知识边通过具体作品的欣赏实践来验证,由浅入深逐步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初步把握欣赏的要领。
我在讲座中,首先介绍构成音乐的要素,例如讲音乐的节奏和节拍,指出节奏对旋律的骨干作用,并播放进行曲、圆舞曲、船歌等作品,让学生了解在乐曲反复出现的某种节奏型,能表达某种特定的 情绪和意境。再如介绍和声这个要素时,我让学生听无伴奏合唱曲与器乐交响曲,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和声和音乐作品的力度强弱以及渲染色彩的重要作用。在结合讲授播放音乐作品时,要以经典的严肃音乐作品和艺术歌曲为主,这些优秀作品不仅曲式结构非常规范,便于让学生容易理解音乐原素在整体布局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优秀作品都深刻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都包含着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精神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最能激励青年的心灵,使他们的身心和审美感官全面地发展起来。最后,使审美主体与艺术客体对象的审美关系完全融合一致,才能达到审美教育的预期效果。
2、提高审美主体的鉴赏能力
除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感受力之外,还必须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如果不懂得起码的艺术规律,他们是很难正确领悟一部音乐作品的艺术真谛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6页)艺术修养是属于审美主体的实践能力范畴的。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进一步丰富其人的本质力量,使其能对音乐的艺术特性较深入地了解,实现他们对音乐规律性的感受和体验,取得欣赏某类作品的经验,增强一定的审美感受。艺术修养是审美者对艺术作品“沿波寻源”的必备之舟,有了这个“方舟”,方能到达审美彼岸的自由王国。
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它与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情感特征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听觉艺术音乐的形象性有着独特的存在形态,音乐的形象是蕴含在具有明显的特征性的作品主题和曲式结构之中,理解和把握有一定的难度,要因人而异,在联想和想象中去感受,音乐的形象是作曲家对现实生活感受进而产生思想感情凝聚而成的,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是音乐作品的艺术精华。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在我的思想中总有一幅画,并且按照这幅画去工作。”由此可见,把握音乐作品形象的动态变化,也可以洞察到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构思和表现手法的一些细节,对于仔细欣赏音乐作品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结合对具体作品的欣赏,我侧重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音乐形象的构成方式,并归纳了几种构成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加以体会。
A、直接的音响模仿
作曲家描写的对象本身能够发出声音,就采用音乐的艺术手段来模仿它原来的音响,使听众通过“视听通感”,“听其音如见其物”,将听觉中的声音转化为视觉形象,更容易了解音乐作品表现的内容。
B、间接的音响联想
被表现的对象本身不会发出声音,作曲家利用周围与被描写对象有联系的音响,使听众借助联想,间接地感知到被描绘的事物。例如“早晨”本是个抽象的时间概念,本身没有什么特定的音响。但唐诗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儿在清晨啼唱很欢,作曲家就用音乐手段模拟鸟儿欢唱,并配加各种音响效果,使人会联想早晨的清新景象。
C、象征性的类比手法
描写对象本身不能发出声音,又不与其他能发声音的事物有联系,作曲家便采用象征性的类比方法,将描写对象的特性与音乐的某些相似的属性进行象征性的类比,使听众获得类似的联想。例如用音色的明暗和力度的强弱去比拟光线的强弱与明暗。我以约翰.斯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的引子为例,让学生联想在万籁俱静的黎明时分,曙光渐渐染红了蓝天,多瑙河上朝阳冉冉升起的景象。
D、化虚为实的比兴手法
比兴本是中国古代诗歌常用的手法,是用形象的事物去比拟抽象的事物,借形象事物的某些特点引发人们对抽象事物的阐释和感触。当作曲家要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感情,也会采取这种化虚为实的比兴手法,将抽象的思想感情比兴为较为具体的形象,引起欣赏者的感触和理解。例如,在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时,我对第一乐章第一主题被称为命运主题的起因,加以形象生动的解释,并对命题主题在显示部的六种变化和发展作详尽的讲述,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切实体会这部伟大作品的交响性和戏剧性的基本特征。
通过这些较为具体而细致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3、丰富审美主体的艺术想象力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的综合心理活动,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和思维几乎同时在进行着。它们是互为渗透、互为影响而协同合作的,尤其是想象则始终活跃于整个欣赏过程。任何艺术形象,由于使用的艺术语言或媒介符号的差异,审美者接受时都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制约和限定。欣赏音乐艺术审美者受到的限定就更大些,唯一的办法就是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能力,来捕捉音符构成的美丽图画。
为加强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我采取两个具体措施:其一是循序渐进方法。在进行音乐艺术欣赏课时,逐渐减少对作品详尽具体的介绍,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让他们通过已经学到和掌握的音乐基本知识,自己去联想、想象和理解作品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引导,启发他们在欣赏过程中思维活动与作品演进同步进行,进而得到对音乐作品的美感享受。
其二是通过对比进行鉴别的方法。选择题材相似、主题相近的音乐作品(最好是经典作品),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认真对比,鉴别这些在风格、艺术表现以及旋律构成等一系列方面的差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尤其是艺术想象力是很有益处的。例如先让学生欣赏圣—桑的《天鹅》,让他们在优美旋律声中想象碧波如镜的湖面上,洁白端庄的天鹅畅游的情景。让他们在大提琴演奏的舒展的旋律中联想天鹅昂首地随意游憩的姿态,进而启发他们思考为什么天鹅会成为艺术家钟爱的歌颂对象?天鹅的哪些形态和本能会使人联想到人类的某些美德?最后总结拟人化的音乐艺术手法和这部作品热情而充满诗意的风格特征。接着再让学生欣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场景音乐”,让学生对比这两个天鹅主题的差异,让他深思为什么《天鹅湖》湖面描写的音乐采用小调式来渲染暗淡的音乐色彩?在这样背景音乐中出现的天鹅主题预示着什么?这个主题表达怎样情感?在作品风格上有哪些差异?在通过欣赏和思考的基础上,给学生总结这两部作品对天鹅共性形象与个性形象描写的不同之处,以及创作时所处的不同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使学生对作曲家和两部作品的内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通过以上的审美教育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高雅音乐的艺术魅力,体会这些音乐对人生的启迪意义和对心灵净化作用。使他们不仅更自觉地接受高雅音乐而且更钟爱高雅音乐,用这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激发自己的青春活力,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对于我来说,也更清楚地明白了一个平凡而深邃的道理:音乐心理学只有充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使之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那才是最有真实价值的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