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演出市场的日趋火热,对音乐评论来说,已经面临着一种新的课题和挑战。在各类媒体上,电影、文学、体育、戏曲、娱乐等各个文化领域内的批评和评论都相当活跃,唯独严肃音乐还保持着一种“和谐”的平静,除了演出前的百字告示和演出后的“众赞歌”外,我们听不见其他声音。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曾经说道:“音乐评论人最重要是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我希望能经常看到实事求是、说真话的文章。有些评论文章就非常好,好在它对我的批评,它使我记住这些批评而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精益求精。为此,我非常感谢这些为数不多的音乐批评人。”媒体显然没有突出更好的评论体系的影响和作用。古典音乐评论人尚在演绎着“鸡肋”的角色。到底是否需要音乐评论人?评论人的生存状况如何?这些问题一直处于模棱两可的地步,并因此影响到中国音乐发展之根本。正如杨燕迪教授所说:“用文字说音乐,能够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到什么程度为好,以及文字是否真的能说出听音乐本身得不到的东西,这都是些悬而未决的疑难。”乐评的“能够说”与“不能说”,再加上“程度”,这就是国内乐评的郁闷现状了。
本书中参与的乐评人较有代表性,陈志音、韩斌、蒋力、景作人、金兆钧、李澄、李严欢、刘蔚、刘恩惠、刘靖之、刘雪枫、倪绍陆、任海杰、邵奇青、沈次农、施雪钧、史君良、夏宏、杨圣捷、杨忠衡、张克新、赵世民、郑安平、郑延益、周凡夫、朱军等他们分别来自京、沪、港、台等不同城市和地区,从事着音乐杂志编辑、报社专栏记者、音乐表演、作家、教师、医生、商人、公司职员、退休干部等与乐评有关或无关的职业,他们的业余时间,除了挖空心思收集唱片,就是出没于大小剧场和音乐厅,在欣赏音乐同时,对音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剖析,作出判断,并在报刊杂志、网络论坛、博客和日记中,抒发自己对于音乐作品、音乐风格、流派、音乐家、音乐书刊和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见解、评价和感受。他们是音乐人或爱乐人熟悉的职业的或非职业的音乐批评人。
在本书中,乐评人们不仅描述了自己的爱乐生活和与乐评结缘的经历及其中存在的困惑和疑虑的思考,并代表着自己的职业身份、站在不同的视觉角度,对音乐批评的本质和现象、功能和使命、音乐批评人自身应有的气节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音乐评论的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观点鲜明的探讨。这些信息和内容既能使广大读者更为直观的了解他们身边的乐评人,也能对音乐评论本身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
本书不是一本乐评理论学著作,也不可能解决由现状而引出的各种问题。但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他们通过这些作者对音乐评论本体面临的问题,通过阅读这些客观生动的阐述,可以了解到聆听一场音乐会、采访一位乐坛人物、完成一篇重要乐评的种种细节。每一位乐评人在书中所选撷自诩代表性的评论文章,不仅是乐评作者个人风格的展示,同时也代表了目前中国乐评人的水准。
年过花甲的刘靖之先生曾在电话里对本书主编邵奇青说,活了大半辈子还没写过自己,为了这本有意思的书,就写写自传吧。现已八十三高龄的郑延益先生在给邵奇青的信中说,由于年迈耳聋,眼花手抖而无法应命邀稿,嘱找刘大可先生从已出版的《春风风人》中选文,并祝书安。邵奇青与李严欢已在他另一部尚未出版的乐评稿件中选编。在这期间,许多乐评作者以及圈内人通过电话、邮箱和信件等向主编表述了对于这本书的看法和它的现实意义。
由于本书从选题到出版的时间极短,因此还有诸多德高望重的、资深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并重的乐评人,像辛丰年、陈唯正、伦兵、卜大炜、陈立、庄裕安、毛时安、谢立昕、吴维中、曹利群、鲁成文、王崇刚、唐若甫、朱贤杰、等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列入,该书第二集的问世也不很遥远。
使人叫绝的是,当本书选题在今年一月酝酿、二月撰写的短短两个月里,音乐专业书店里仅有的也早已蒙尘的音乐批评学之类的书突然畅销起来。《音乐爱好者》、《大剧院之友》、《爱乐》等报刊先后发表了《乐评,你不该沉默》、《音乐,需要舆论监督》、《一片荒漠的上海音乐评论》、《有关音乐评论的一些想法》等一系列署名文章,可见乐评人毕竟耐不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