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风向标”:“唱功”还是“流行”?

  根正苗红、师出名门的音乐学院选手,竟然被“草根”歌手们比了下去,这让不少人对此次金钟大赛的比赛规则和公正性产生疑问。有观众认为,国家级的金钟大赛办成这样,是受时下流行的选秀节目的影响,是“媚俗”的表现。有参赛选手提出,这样的比赛规则不够“专业化”,很难表现歌手的真正实力。

  621日,金钟大赛在西安分赛区举行首场“广场人气战”,两位专业选手输给了自由音乐人,因此当场“炮轰”金钟大赛的赛制。随后,在沈阳赛区,沈阳一家音乐学院的多名师生集体退赛,认为这项中国流行音乐唯一的国家级大赛越来越“流俗”,偏离了专业大赛应有的风格。

  记者了解到,在前3个分赛区成都、西安、沈阳都出现了专业选手退赛的现象,他们对组委会表达的退赛理由大致相同:觉得大赛的广场赛模式和灵活激烈的赛制不适合自己的风格,很难适应“金钟奖”今年如此剧烈的变革。

  金钟大赛究竟该选出什么样的流行音乐“风向标”,“唱功”与“流行”谁更重要?就连金钟大赛的评委们都时常出现不同意见.

在深圳赛区,评委们在选手钱红与摇滚娃娃之间难以取舍,现场一度暂停。实力派唱将钱红曾多次荣获深圳各类比赛的奖项,5名评委中有2名十分看好她,但评委王晓锋却持不同意见,他说:“钱红的唱法‘太老’,金钟大赛比拼的不仅仅是唱功,还有时尚流行。”最后还是摇滚娃娃胜出。


  但也有不少音乐学院的师生对本届金钟大赛重时尚流行、重舞台互动的比赛模式表示赞同。沈阳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系主任夏寒认为,此次金钟大赛可以让学生获得很好的舞台经验,是非常好的实战演习。夏寒告诉记者,她不仅号召全系师生踊跃参加金钟大赛,还对学生作出大胆承诺:参加金钟大赛可以不用期末考试,夺得好名次可获考试高分。

  评委谷峰认为,不少专业选手虽然唱功不错,但表演明显与时代、与市场脱节,不能引起观众共鸣,这暴露了当前流行音乐教学存在的弊病,音乐教学应该紧跟市场。“教育的目的是服务社会,音乐也不能例外。尤其对于流行音乐来说,你觉得自己是学院派,心里没有观众,连广场都唱不好,你就不能称之为流行音乐歌手。”

  著名作曲家王晓锋、肖白和自由音乐人艾斯卡尔都谈到,流行音乐不应该再区分什么“专业”和“非专业”选手,流行音乐

本来就属于大众,硬要把它拔高,脱离了大众,就不是真正的流行音乐了。所以“学院派”的选手被自由音乐人淘汰的现象很正常。


   

流行乐坛:沉寂多年只因脱离市场需求

  尽管本届金钟大赛的重大改革引起了部分音乐界人士的质疑,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更多音乐人还是对此次金钟大赛表现出的时代性之强、公众参与度之高表示赞叹。81日,金钟大赛的7个分赛区之旅全部完成,每到一处都引起热烈的追捧,总计报名人数超过15万人。分赛产生的全国70强将在8月齐聚深圳进行总决赛。

  广东省流行音乐学会会长陈小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流行音乐的生命力在于公众参与,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广东的不少流行音乐创作者和赛事脱离市场,造成了这样一种怪现象:流行的歌曲不上榜,上榜的歌曲不流行。而广东的乐坛也出现了两种音乐人:有一批作家专门创作获奖的歌曲,另一种则是走市场化道路,完全由市场来评价歌曲质量的高低。

  音乐制作人齐国认为,与市场脱节不只造成了曾经是乐坛“一哥”的广东流行乐坛由盛转衰,从1996年开始,整个中国流行音乐创作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那时候多如牛毛的各类歌曲大赛,都打着“推新歌”的旗号,却是彻底地失败。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流行音乐没有紧跟时代潮流和市场需要。

  音乐评论家金兆钧谈到,以前很多在个唱比赛拿了金奖、银奖的歌手,后来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存在评委选出来的歌手大家不喜欢、市场也不接受的现象。今年的金钟大赛作出了一些尝试,正是为了告诉人们,“‘流行音乐’,‘流行’比‘音乐’更重要。”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徐沛东对此次金钟大赛的创新表示肯定。他说,希望专业音乐创作者看到“草根”的需要和智慧,“大众的需求就应该是作者的追求。专业人士要做的就是拉近雅和俗之间的距离。

”他强调,创作流行歌曲不仅需要学习专业技巧,更需要了解大家的需要。流行音乐反映的是时代的特征,是民众心态的写照。希望通过此次金钟大赛,看到更多大众与评委都喜爱的优秀流行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