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音鼓(Timpani) 
    定音鼓属单皮膜鸣乐器,造价昂贵。定音鼓可发出固定频率(即音高)的声音,并能够在五度音程范围内改变音高。音色柔和、丰满,音量可控制,不同的力度可表现不同的音乐内容,有时甚至可以直接演奏出旋律。演奏方法分为单奏和滚奏两种,单奏多用于节拍性伴奏,滚奏则可以模仿雷声,且效果逼真。定音鼓作为色彩性打击乐器,其丰富的表现力远非普通打击乐器所能比拟。 结构组成:由鼓身、鼓皮、定音系统和鼓棰等部分组成。使用材质:鼓身:金属结构;鼓皮:牛、羊、驴皮均可,或使用合成材料。鼓棰:短木棰。根据演奏需要决定是否在一端包以弹性材料。 
    定音鼓的前身是古阿拉伯的纳嘎拉鼓,17世纪传入欧洲以来,就一直是交响乐队中打击乐声部的固定乐器,是重要的色彩性伴奏乐器,也适于其他各类乐队。定音鼓在规格上分为大、中、小三种,在交响乐队中通常设置三到四个,由一名乐手演奏,可达到鼓声本身的和声效果。从表面上看,定音鼓几乎算是最易演奏的乐器了,但实际上鼓手需要相当大的自信和时间感才能成功地驾驭它。鼓手经常要默默地静坐若干时间,随后数着章节,在非介入不可的当口发出振聋发聩的一击,稍有差错便会人尽皆知。

钹(Cymbals) 
    钹属于金属体鸣乐器,无固定音高。其音响洪亮而强烈,余音回荡,可以传得很远。用于强奏时,极富气势,通常表现一种激情;用于弱奏时,其作用类似大鼓,属于节拍乐器。 结构组成:钹身为一对铜制的草帽状圆片,对扣在一起像一个梭子。钹身的两个部分各系有一条钹巾,演奏者须取站姿,用双手通过钹巾持住钹身,使钹身的两部分碰撞发音。
    钹是一种古老的碰奏乐器,又称“土耳其钹”,其音响的穿透力很强,善于烘托气氛,是管乐队、交响乐队、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击乐器。钹在演奏时可以悬挂在支架上,用鼓槌滚奏,表现力很丰富。轻奏则像冰雪消融时的潺潺春水,重击则如暴风骤雨时的风声呼啸。

铃鼓(Tambourine) 
    铃鼓具有简易、轻便的特点,适合于民间舞蹈,普遍应用于世界各地。演奏时一只手提鼓身,另一只手敲击鼓面,可同时发出鼓声和钹声(甚至铃声),常用来烘托热烈的气氛,表达一种欢乐的情绪。音色清脆、明亮,还可发出急速而美妙的震音,真可谓“载歌载舞”。结构组成:由鼓框(一圈鼓框上开有若干长条型孔,每个孔中安装有一对小钹;有的铃鼓还在一圈鼓框上悬挂几个铜铃)和鼓皮两部分组成。
    使用材质:鼓框:一般为木质结构;小钹:铜制;鼓皮:多用羊皮制成。    铃鼓又称“手鼓”,无论在民间舞蹈或乐队伴奏中,铃鼓都是一种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打击乐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节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

锣(Gong) 
    锣属于金属体鸣乐器,无固定音高。其音响低沉、宏亮而强烈,余音悠长持久。通常,锣声用于表现一种紧张的气氛和不祥的预兆,具有十分奇特的艺术效果。结构组成:锣身为一圆型弧面,多用铜制结构,其四周以本身边框固定;锣棰为一木棰。锣身大小有多种规格,小型锣在演奏时用左手提锣身,右手拿棰击锣;大型锣则须悬挂于锣架上演奏。
    锣又称“中国锣”,来自中国的民族乐队,是交响乐队中唯一的中国乐器。锣是现代交响乐队、管弦乐队中重要的打击乐器,改变锣棰棰头的结构或质地可有效地改变锣身的音色。另外,一些较小的锣有确定的音高。

木琴(Xylophone)
     木琴属竹木体鸣乐器类,各个音条都有固定的音高,因而木琴是变音打击乐器,可用于独奏旋律。强奏时,木琴音色刚劲有力,弱奏时则柔美悦耳。木琴发音短促而清脆,多用来演奏轻快、活泼的乐曲,表达一种欢乐的气氛。对于持续音,则必须运用两个打棰迅速交替敲击同一音条以获得连续的效果。此外,木琴还可以奏出美妙的滑音和动人的震音,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结构组成:由音条、琴架、共鸣筒和打棰四大部分组成。使用材质:音条:用红木或其他硬质木料制作;琴架:金属质地;共鸣筒:长短不同的圆形薄铝管,装在每个音条的下方,作用相当于弦乐器的共鸣箱,使音条发出的声音增强和延长;打棰:一对勺型小木棰,多用红木制成,用来击打音条以发声。 
    木琴产生于14世纪,音域为3个半到4个八度。多用于独奏,但需要其他乐器(如钢琴、管弦乐队等)来伴奏方能衬托出其独特的音色,使之更具魅力。

三角铁(Triangle) 
    三角铁属于金属体鸣乐器族,无固定音高。可发出银铃般的颤音,为整个乐队增加一种特殊的色彩,其点缀作用十分明显。它还能奏出各种节奏花样和连续而迅速的震音,尽管音量微弱,但这种美妙的感觉仍可回荡在整个乐队之中。 结构组成:主体由一根弯成等腰三角形的弹簧钢条首尾不连接)组成,另有一根金属棒, 用来敲击主体以发声。
    三角铁又称“三角铃”,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是管乐队、管弦乐队、交响乐队乃至歌舞剧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打击乐器。常常在华彩性的乐段中加入演奏,以增强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