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润洋教授演讲“悲情肖邦”(一)之综述
继“上海国际高峰音乐论坛”之后,我院在4月中旬又将迎接两个重要的学术讲座,一个是中央音乐学院李吉提教授的“中国音乐结构分析”,另一个就是中央音乐学院于润洋教授的“悲情肖邦”。
4月11日下午一点三十分,我院第二届钱仁康学术讲坛正式拉开帷幕。教学楼703教室里早已济济一堂,同学们个个激动不已,期待着又一次的“营养大餐”!本次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央音乐学院于润洋教授作为本次的讲座教授,为我们演讲“悲情肖邦”。音乐学系系主任韩锺恩教授和院长杨立青教授分别向于润洋教授颁发“聘请中央音乐学院于润洋教授为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钱仁康学术讲坛讲座教授”和“聘请中央音乐学院于润洋教授为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的证书。
在韩锺恩教授作简短介绍后,我国著名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前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润洋先生精神矍铄地走上讲台,开始了此次的“肖邦音乐之旅”。
绪 言
肖邦一生的创作是很丰富的,尽管他只活了三十九年,创作领域也仅仅只在钢琴,但他所涉及到的内涵、所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情感生活以及生活中种种遭遇的心理上的反应,这方面在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中比较少,他不像有些作曲家那样辉煌、那样有名望,但历史证明了他的音乐超出了同时代许多音乐家,无论在音乐的深度、感情的内涵、大胆创新的意识和成果。于教授提到对肖邦有一种偏爱,可能因为在肖邦的故乡待过一些年,所以一听到他的音乐就很激动,这也可能跟这个民族的性格有关。
肖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在演奏方面,尤其是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学生,在一定程度,几乎无人不弹肖邦作品,所以中国对肖邦并不陌生。于教授认为中国人在演奏肖邦作品时,还是很容易理解他,不光在技术上能克服其音乐的难度,在表现上也能和肖邦思想情感产生一些共鸣。
研究肖邦的文献
关于肖邦的文献是汗牛充栋,对此于教授简单介绍了一些国际上关于这方面的重要成就:
(1) 第一手资料当然是肖邦的书信,1956年出版了两卷(包括用法文写的信件,但目前为止还未全部翻译);
(2) 词典类,如《格罗夫词典》;
(3) 著作类:
《肖邦同时代人眼中的肖邦》(恰卡诺夫斯塔,1959年华沙出版)——容纳了大
量的第一手资料,包括肖邦当时的一些言语、同时代人与他的通信、同时代人对他的
印象和评价,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著作;
(4) 传记类:
① Hoesik著,1910年出版,作者非常细致地描写肖邦,但由于他不是音乐学家,所以在对作品的认识上还有一定的距离;
② 比较重要的还有Jachimecki(1957年版)和Chominski所写的肖邦传记;
③ 最新的是20世纪90年代Tomaszewski和Zielinski所著的肖邦传记,后者主要是关于肖邦的生平和创作的研究,而前者是一部纯学术研究性的,分了许多领域,关于生活、精细的创作年表、作品分析、作品体裁分析等,于润洋教授认为这两部书的确超过了前面的著作,无论在史料还是音乐分析方面都要更精辟;
(5) 研究肖邦音乐的风格、特点、创作的论文非常多,如在波兰出版的从1953年到80年代的《肖邦年鉴》(每年一本),全部都是关于肖邦的专题研究,更广、更深入;
(6) 非波兰人研究肖邦的重要著作:
① 苏联肖邦专家洛夫索夫的《肖邦的音乐创作》(我国六十年代翻译了后一半);
② 苏联音乐学者克里米尔的《肖邦评传》(我国翻译了前一半);
③ 苏联肖邦专家贝尔扎的《肖邦》(仅有波兰文译文)
④ Nieks、Heuneker、Hedley、Lissa等研究肖邦的专家也著有很重要的著作;
⑤ 另外,肖邦在1849年去世后,李斯特在1850年便完成了《肖邦》一书,对肖邦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包含了同时代人对肖邦的一些看法,这本书很价值。
选择“悲情肖邦”为题的缘由
关于“悲”——在文学、音乐、电影等各种艺术门类中,那些真正能震撼人心、能感动人心的都是悲剧性的、忧愁的、苦难的东西。日本江户时代的一个学者曾说:“在人的种种情感中,只有苦闷、忧虑、悲哀,也就是一切不如意的事才处于感情最深。” 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经历过悲哀之后才能体验到生活的本质,而一旦艺术触及到这方面就会有更深的感受,即人对生活、对生命的感受和体验。同时,艺术中的“悲”也是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范畴,康德曾说:“凡是最高的美都使人愁怅,忽忽若有所失。”把“悲”作为审美的范畴,在西方艺术中占有很大的分量,从古希腊的悲剧到基督教文化中包含的悲剧性内容都是如此,即便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开始衰退,但悲剧性的传统在艺术中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音乐作品中这种悲情往往都是在非常激烈的矛盾中得以揭示和表现。
关于肖邦的“悲”——他的音乐内容很丰富,有许多是开朗的、明快的、幽默的、热烈的等等关于生活体验的表现,让人体会一种幸福感。当然也有人认为肖邦的音乐都是沙龙式的,都是为了迎合上层社会,尤其是为女性而写。这种说法有其合理性,确实在肖邦的音乐中存在这种因素,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但这绝不是肖邦作品的全部,甚至只是少数,于教授认为,其主流音乐还是带有“悲情色彩”的内容,而他也更欣赏的是肖邦的这部分音乐,更能够深入人的心灵。
关于国际上研究肖邦状况——到目前为止,在国际上,从“悲情色彩”这个角度研究肖邦的专著暂时还没有,尽管在研究肖邦作品和生平的著作中也包含了一些,但对于我们而言,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促成肖邦“悲情”色彩的因素
(1)民族情结
国家、民族的再度沦亡,让肖邦这样一个有着极高爱国热情的青年。
(2)思乡情结
对更高学识的追求迫使肖邦不得不离开家乡,而政治、社会的因素又使得他有家不能回。
(3)少年时代的幸福家庭
从小幸福、欢乐的家庭生活,使得肖邦对家人有一种特别的眷恋之情,这从他书信集中
大部分都是家书可以看出来。
(4)不断受挫的感情生活
作为一个精神敏感的音乐家,肖邦非常重视自己的感情生活。而三段坎坷的感情经历
他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与乔治·桑的感情破裂,可以说直接导致了他的早逝。
这种种因素造成了肖邦“注定的悲情”,即使他的表面生活看上去是那样繁华、绚丽,令人羡慕,但内心世界的寂寞决定了他“是个孤独得彻底的人”(李斯特)!
音乐中“悲情”的剖析
在这次讲座中,于教授挑选了二十几首比较鲜明的体现了肖邦“悲情性”的作品(于教授指出绝不仅是这二十几首,因为在他的大量作品中都渗透着这一内容)。为了能够便于我们更清楚地从历史、社会、作品本身等侧面了解这种“悲情性”,于教授提出将参照生活年代的发展并结合音乐体裁来讲解其作品。这一次主要分析了肖邦早期1831年创作的一首《谐谑曲》OP.20。
于教授并没有完全从纯技术的角度对这首作品进行细致、彻底的分析,而是采用了我们所谓之的“音乐学综合分析”手法,从这首作品产生的间接历史大背景(波兰从兴盛之过到三次被灭亡的史实)、直接导致的社会环境(波兰民族起义失败的现实),以及音乐所表现的基本情绪(愤懑的、激动的、沉重的,充满了热诚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表现时所使用的手段(体裁的、曲式的、和声的、旋律的、织体的等等)和其艺术价值等多方面切入,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观察肖邦。
这种手法对于我们认识一部音乐作品是很重要的。技术的分析当然是必要的,只有深入地了解风格、语言、结构的本身,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若仅仅凭听觉的感受,那必定会造成理解上的差距,正所谓“感受到的不一定能深刻地理解,但深刻理解后的东西,一定会有所感受”。但是是否仅以听觉加技术分析就足已呢?这恐怕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将这种理性化的声音结构与感性化的某种情绪、情感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并能有说服力地讲出来,这是很困难的,因为音乐不是语言能完全描述出来的,否则语言艺术完全可以代替音乐艺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各种参数、要素的综合分析、理解中去尽量达到这一目的。
于教授的讲座也许没有带来更多技术分析的新手段,但却开拓了我们音乐学分析的视野,我想之后的三次讲座还将带来更多的不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