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3日,于润洋教授在我院教学楼903教师做了第二次“悲情肖邦”学术讲座。
在今天的讲座中,于先生主要介绍了肖邦的四首练习曲和第一叙事曲,他结合历史背景、风格特征、创作手法和主题意涵,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细腻全面而又信而有征的音乐学分析。
在谈到肖邦的练习曲时,于先生首先说明了这一体裁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肖邦的练习曲在音乐体裁史上的重要意义,即:肖邦的27首练习曲,一方面有技术训练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有着较高的艺术表现性,有的技术锻炼的目的较为明确,有的则以抒情表意为主,蕴含着很强的主观感受。这就大大改变了此前练习曲(“étude”)单纯为锻炼某一具体演奏技术而存在的状况,使之成为内容和形式都十分完整的音乐会练习曲。肖邦本人就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这些练习曲,它们对肖邦之后的作曲家(如李斯特、舒曼、勃拉姆斯、拉赫曼尼诺夫、希曼诺夫斯基)同类型的作品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这些作曲家的音乐会练习曲很少达到肖邦的深度和高度。
此后,于先生结合乐谱和音响,细致分析了其中四首最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即作品第10的第12首(“革命”)、作品25的第12首、作品10的第3首、作品25的第11首。于先生将每一首作品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从肖邦的生活、创作和思想道路出发,联系到他所处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历史事件,结合具体的曲式结构、调性布局、织体特征和表情特性,深入阐发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音乐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生动的立体画卷。在分析“革命”练习曲时,他指出:这首练习曲和华沙革命有关,其情感内涵既有兴奋激动的因素,又有惶惶不安的预想,其意境和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第三乐章相仿佛。对于作品25的第12首,于先生认为这首练习曲表现出一种不间断的力量,虽然音型很简单,但却有极强的动力,表现出一种崇高的忧郁。而作品10的第3首则是肖邦练习曲中柔美抒情的典型,其如歌的性格,表现出对祖国的眷恋、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情感的起伏很快,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对于作品25之11最能表现出肖邦的阳刚之气的练习曲,于先生指出:在练习曲中能达到如此情感深度的作品实属罕见。这首作品波澜壮阔,心潮澎湃,在豪迈之中透露出悲剧的色彩,从头到尾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气氛。它的效果已超出钢琴语汇的限度,具有管弦乐对的宏伟气势。
于先生对于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分析也使我们对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刻而准确的认识。在详细介绍了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过程,以及与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的联系后,于先生通过对作品各部分表情特征的分析,揭示了肖邦如何用一个经典的结构(奏鸣曲式)来概括一种宏大的叙事,并在在这一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特殊的意匠(例如主部和副部之间没有剧烈的对比,主题在再现时发生了很大变化、和声上的特点及其表现作用),从而使“叙事曲”这一古老体裁成为具有很强表现力的纯器乐形式。
在诠释作品时,于先生旁征博引、阐精发微,多有精辟的见解。譬如,他认为《“革命”练习曲》的意境和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性格相仿佛;用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描绘作品25之12 的意境,这些都给听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于先生在听作品第10之3的表情是那样凝重而沉思的,联想到方才精辟入里的解说,这和作品内秀的意境形成了一种难忘的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