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叙事曲、前奏曲、奏鸣曲

一、叙事曲(续前次)

F大调第二叙事曲》,1839年完成,次年出版。作品是肖邦在18361839年之间创作的,舒曼曾在莱比锡听过肖邦自己的演奏,并进行过评论。与第一首叙事曲不太一样, g小调是一首长诗,悲剧,感到悲剧气氛很浓厚,特别是在展开主题时的对英雄崇高形象的赞美。但这两首叙事曲都受到密支凯维茨影响。

舒曼给朋友的信中提到,肖邦的《F大调叙事曲》,确实体现了肖邦天才与灵感;舒曼把这件事情对肖邦讲了之后,肖邦沉默一会儿说:这部作品恰恰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

有两首长诗的内容被认为可能与这首叙事曲有关。其一,斯维切什湖边的女孩子,这是一个民间传说,男孩子在湖边认识女孩子,海誓山盟,最后男孩子看见了更漂亮的女孩子,最后漂亮的就是以前的。二人最后同归于尽。另一首诗也是斯维切什,很长,我国大陆翻译的密支凯维茨诗选中有翻译。所表现得是立陶宛人和俄国沙皇的矛盾,立陶宛人后遭惨重屠杀。学术界普遍同意肖邦的这首叙事曲与第一个故事接近,但是俄罗斯的西蒙诺夫斯基和西方钢琴家沙利认为受后一首长诗的影响较大。

钱仁康先生认为:这首叙事曲不是标题音乐、也不是纯音乐,如果完全与这些长诗一一对应是不可取的。于润洋先生的观点也有变化:以前倾向于第一种,但是现在比较同意钱仁康先生的观点。第二首长诗涉及到民族矛盾,因此很多人避免这种解释。重要的是,肖邦并不一定是要和一个带有情节的诗歌密切联系,但是可能会和某首诗更接近。

对这部作品的评论一般都强调一点,即诗意,很诗化。肖邦同时代的人和现代人都强调这一点。的确在叙事曲中展示出一种内心剧烈的矛盾,包括后来任何的叙事曲中都没有再出现这种矛盾冲突的高度,这种甚至这部作品所呈现出的高度难以逾越。这个乐章有两个鲜明的主题:一个明净、柔和、温存、柔美、质朴;另一个则具有暴风雨般的激情,无法遏制的内心矛盾,表现出了男女主人公悲剧的感情冲突以及艺术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当然,这个主题也可以理解成更深层的对立陶宛民族灾难性的、惨烈的景象。简而言之,这两个主题一个是和平幸福的、一个是惨烈的。所以,提出是从第二首叙事诗中获得的创作灵感的看法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这部作品所具有的抒情意味,是浪漫主义作品中很典型的例子;此外,它还带有史诗性的因素。这种抒情性和史诗性的对比的确让人感觉肖邦是在表现一些戏剧场景。当然,这个作品还具有戏剧性,如果在一个戏剧结构中没有矛盾冲突就很难形成戏剧性结构。从上述几点来看,这部作品是抒情性、史诗性和戏剧性因素的融合。

而在肖邦生活的时代,当时的人就对这部作品有了一些评论,这涉及到作品的接受问题。1841年,出版当年,李斯特在文章中谈到:《F大调叙事曲》有一种阴暗而连续的痛苦,一种向外在世界显示出来的矛盾而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这种新的表现形式表现了波兰人粗犷的大胆的音乐结构。舒曼则说:密支凯维茨在听到这首叙事曲后,或许会在这首叙事曲基础之上再写出一首更打动人心的诗歌。

密支凯维茨是一位浪漫派诗人,鲁迅先生很喜欢这位波兰诗人,他说这些人的诗体现出了波兰人被异族统治下的心情,而我们中国人很能体会这种心情。这两首诗是密支凯维茨最早的作品之一。密支凯维茨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诗歌的特征,强烈的情感、朴素直率,表现民族精神。

这部叙事曲可分5个部分,第一部分非常宁静,体现出肖邦内心中平静的一面。第二部分音乐突然爆发,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气氛;第三部分中,音乐有着很宽阔的发展,情绪变得更加复杂,音乐的进行不时地被打断。第四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再现,但是在细节上有很多不同;最后的尾声(Coda)也很长大,音乐的结束很意外:在全曲结束之前又出现了宁静的场景,但这个时候很微弱,像是回声一样。肖邦在这首叙事曲中用强烈的音乐来反衬宁静的音乐。这么强烈的对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当然,这种强烈的对比在贝多芬时代就有,但是是在浪漫主义时期将其推向高峰。肖邦,一个文弱的人,内心情感一旦爆发出来,是不可抑制的。当一种体裁样式给其创作产生束缚的时候,肖邦就大胆加以突破,采用一种大胆的表述方式。在整体结构上,分5部分,实际上这里面有很重要的问题,肖邦对对于体裁发展的很重要的贡献就是对体裁的融合,而且融合得天衣无缝、非常自然,这种融合本身就体现出肖邦要冲破某种束缚。因为按照原来奏鸣曲式的格式进行创作,肖邦已经不满足,他所要表现的从痛苦到宁静的戏剧性变化要求他改变原有的曲式。因此,这部作品各部分之间的对比是剧烈的。钱仁康先生认为这部作品是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的结合,这个观点是有说服力的。奏鸣因素体现在强烈的对比主题上。调性变化较远,改为4声部复调织体,到bB大调达到高潮(第112小节),之后立即进入B大调(第114小节),第119小节到E大调,没过3小节之后立即进入到C大调。另外作品中出现的半音调也很有特色;而且肖邦通过这部作品显示出了复杂的调性变化是如何推向其最终的目的地的。

肖邦大型曲式总有一个庞大的Coda。作品最后从180小节开始,低音一直半音下行,第184小节又开始半音上行,而接下来的半音进行就更急迫了。低音的进行始终伴随着情绪的波动。最后的和声进行给人一种突然中断的感觉,最后就像是诗歌中的话:这个姑娘是谁呢?我不知道。而最后的一句音乐正像是在疑问。总之,这部作品为了表述复杂的情感而采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段。

二、前奏曲

有人说前奏曲是肖邦作品中的珍珠,体现出艺术家瞬息之间的感情变化。将前奏曲作为独立的音乐体裁是肖邦的创造。这也是浪漫主义发展的一个结果:向短小题材的发展,交响乐庞大的体裁开始弱化。

肖邦前奏曲的结构短小,甚至是乐段构成的,但是都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其中表现出的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各种情感的类型都非常丰富。有的很壮烈、有的很沉重。

舒曼的评论前奏曲时说:从中看到肖邦很骄傲,但是有富于诗意。但是舒曼的评论也有批评的成分,比如他说这些前奏曲中也有不完美的,甚至是病态的。但无论如何,这不是庸夫俗子的作品,因为作品要根据人的心灵来创作,而前奏曲正是肖邦心灵的产物。有人认为这是肖邦创作中达到顶峰的体裁之一,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来表现深刻的音乐内涵。也有人做很隐蔽性的解释,比如将每一首前奏曲与唐诗一一联系起来。

前奏曲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多人都写过相同的体裁,甚至发展到乐队作品,但是性质变化了,如德彪西的《牧神午后》。

1  24首。

这是肖邦去巴黎之前的作品,在斯图加特路上,最后的完成是在巴黎。这首前奏曲一气呵成、充满了戏剧性的冲击力量,悲愤、愤懑的情绪,音乐很严峻,给人凛然的感觉。肖邦音乐中这么严峻的作品也不多见,而且是在这样短小的作品中。高潮处像是肖邦在呐喊,给人撕心裂肺的感觉。音域很广,高音谱号上加四间到低音谱号下加六间。低音音型始终没有变化,而旋律声部尽情发挥。显示出了艺术品高度的凝练。

2  4首。

非常具有悲剧性的作品,但是没有激昂愤慨的情绪,完全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之中。肖邦下葬的时候就曾将这首作品改编为管风琴作品在葬礼上演奏。乐曲基本结构是一个大乐句的反复,第16小节开始的变化是这首作品的高潮。作品的半音化是这部作品主要的特点。作品创作于30年代中期。

3  18首。

这部作品舒曼认为是不完美,病态、狂热,难以令人接受的。舒曼提出批评的另一首前奏曲是第16首。第18首前奏曲的篇幅很短,但是很令人震撼;整首前奏曲表现出不安、极度焦虑的心情。作品分四个乐句:第一乐句:14小节,第二乐句:58小节,第三乐句:912小节,第四小节:1319小节。但是这首前奏曲几乎没有旋律的感觉,只是到第4乐句像是呼喊。第15小节低音开始半音上行,并逐渐急促,将音乐推向高潮。

4  20首。

这是一首很沉痛的前奏曲,很像肖邦在音乐体现出的对民族的沉痛的情感。乐曲很凝重,非常简练,很短,但是却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不幸遭遇的情感。其主题被后人发展成较大规模的作品,如布佐尼的《变奏与赋格》就用了这个主题,拉赫玛尼诺夫1903年写了Op.22的《22首变奏曲》,也是用了这个主题。这个主题简练朴素单纯,非常适宜作为变奏曲的主题。 4小节的第3拍,典型的肖邦和弦:D的属七和弦中A音被B音所代替。

三、第2钢琴奏鸣曲

Sonata形式其最高峰时在维也纳古典乐派中,向浪漫派过渡的时候。在启蒙运动的时候,黑尔格哲学强调矛盾对立,艺术当中的辩证法,这对德国人的音乐思维产生了重要影响。黑格尔的《美学》中就有谈音乐的章节,而贝多芬音乐中矛盾冲突与黑格尔是完全符合的。德国人是喜欢哲学的民族,渗透贯穿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后来就趋向于衰落,尽管后来出现了像布拉姆斯这样的大师。

后人一直在探索奏鸣曲的发展问题。欧洲音乐有一种不断否定的趋向,但这种否定不是简单的否定,是在继承基础上的超越,这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的特色,这种建立在传统上的创新推动了这个欧洲音乐的发展。在中世纪,个人风格很难辨别,当时还没有很明显的个人风格,甚至作品不署名。作曲家对于作品面向社会说话的观念还不强。个人主义的驱动力、价值观在历史发展中起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个人风格在莫扎特早期都很难区别。莫扎特生活经历与海顿不一样,所以莫扎特后期音乐中显露出来的痛苦的因素是海顿作品中没有的。奏鸣曲式在19世纪早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对于舒伯特来说,由于他是一位伟大的歌曲作家,而这些优美的旋律不太适合交响曲创作,奏鸣曲式需要短小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动机。

肖邦正处于这样的时期。他并没有放弃传统奏鸣曲的创作,而这是当时很多作曲家所没有的。很多人认为这部奏鸣曲在肖邦全部的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有人曾这样来介绍肖邦,那位创造了伟大的《bB小调奏鸣曲》的作曲家。

第一乐章是一种自身力量的体现。李斯特说过肖邦的这首钢琴奏曲意志多于灵感,他佩服这种强大的意志力。这个乐章中更多的是一种痛苦的挣扎。副部主题是强烈的悲哀的深切流露,优美的旋律。这两个主题的冲突成为这个乐章发展的基础。

第二乐章很强悍。有一些段落表现的是斯拉夫民族的舞蹈。

第三乐章是最能体现作品内涵的乐章,这个乐章在这部奏鸣曲完成2年之前就完成了,这种葬礼的场面一直萦绕在肖邦心中。突出了整部奏鸣曲的主导思想。在奋斗、叛逆、抗击的道路上经历的痛苦的情景。在这些过程当中,他总是经过内部的对照来反衬这些心情,如在中段出现很感人的音乐,这种反衬使人觉得更加悲哀。所以这部作品的这个乐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这个奏鸣曲的主题突出出来。需要强调的是,葬礼进行曲所表达的并不是个人的情感,而是民族情感。

最后一个乐章所表现的内容众说纷纭、争议不休,不过这确实很难令人理解。一般最后一个乐章都是一个结论,但是在肖邦的这部作品中是没有的。钢琴家鲁宾斯坦曾说:这个乐章是凄凉的坟墓前,秋风萧瑟;而有的钢琴家认为是描写鬼魂。无论是怎么样的评论,其结束是谜一样的结局,这一点是肯定的。

第一乐章。

总体结构:

呈示部

引子:14小节。

主部:541小节。

副部:4180小节。57小节重复,织体变化,音乐丰满。

结束部:81105小节。非常庞大的结束部。

展开部:106169小节:是奏鸣曲乐章中最为精彩、力度最强、最能体现其魄力的部分。篇幅很长。

再现部:170小节。再现部没有再现主部,主部根本没有出现,而只是再现了副部。

Coda

这个乐章从强烈的和弦开始(重属解决到属),这是作品的因子。偏好半音进行使得肖邦在接下来写了#CbD的等音。主部主题陈述之后,有很多的力度和重音的变化;副部的反复是肖邦典型的成熟方法。副部发展到高潮富有特色:音域很高、节奏很自由,有很多四对三的音乐进行。

展开部比较复杂,主要体现在调性和动机方面,开始是#f小调(等音转调,主部动机和引子结合在一起)并开始高半音模进,之后进入到c小调(第122小节。三个层次:最低是引子动机,中间是副部主题动机,但是旋律进行方向变了,最高为新的旋律),后来左右手转换,左手的动机到了右手,第138小节进入到f小调(ff,很不稳定,不断变换和弦,是展开部的高潮),第154小节进入bC大调。从第166小节开始属持续音的准备,在第170小节中进入再现部。展开部得音乐进展的很快,但是从中可以看出这是肖邦精心构造的。

音乐最后的尾声(Coda)给人突然结束的感觉,很急促,半音进行在低音声部仍然保持着,这种和声构成虽然并不复杂,但是却营造了一种不停歇、不喘息的气氛。

第三乐章。

这是肖邦最沉痛的一个乐章。李斯特有一段评论:这里悼念的不是一个英雄的死,而是一整代人,留下的只是妇女小孩。这种不平凡的、惊心动魄的情感,只有在哀悼一个民族的悲剧的时候,哀悼一个全民族的葬礼的行列中才能出现

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A)的中间出现了很激昂的段落,很响亮,表现的是英雄气概;使人最感动的是中部,是与悲哀情绪相对照的极端宁静安静凄凉的情感。有人认为这是回忆了自己的过去。肖邦说在痛苦时刻回忆过去美好的过去是最令人痛苦的。这种凄凉的感觉让人难以形容。这个乐章把这首奏鸣曲最核心的内容表达了出来。肖邦的朋友曾说:肖邦常常晚上在家里演奏,一直没有完,由于肖邦身体不好,朋友想制止他。但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停止肖邦,就是弹这个葬礼进行曲。肖邦会在弹完这个乐章后起身离开。从这个轶事中可以看出肖邦对这个乐章所灌注的情感。听这个乐章的时候会让人产生难以自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