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音乐表演艺术插上情感与想象的翅膀─
─用真挚的情感与创造性的想象深化音乐表演的内涵
 
顾杭 男 1983年生于杭州 Doctor of Arts in Ball State University in IN USA(美国印地安那州波尔州立大学博士研究生)
 
[摘要]:各个门类的艺术表现都离不开真挚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想象。在音乐表演艺术领域里,更需要将真挚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想象完美结合来深化音乐表演的内涵。这篇文章分别从真挚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想象的本身特性、相互联系与配合的关系出发进行论证,近而继续发展论证情感与想象在深化音乐表演内涵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具体在音乐表演艺术中的声乐表演和作曲领域中的节奏、和声、旋律三个方面阐述真挚的情感与创造性的想象是怎样产生令人难忘的艺术效果从而深化音乐表演内涵的。
 
[关键词]:真挚的情感、创造性的想象、音乐表演艺术、音乐表演内涵、《庄严弥撒》、“特里斯坦”和弦、《田园交响曲》
 
[正文]:
    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形形色色的艺术,虽然它们各自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这是由于它们使用了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技巧。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不同门类的艺术表演都离不开真挚的情感与创造性的想象。尤其是在音乐表演艺术领域,积极地发挥运用表演者丰富的富于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将情感与想象恰倒好处地结合,才能真正塑造出个性鲜明而且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音乐形象,才能真正深化音乐表演的内涵,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内心共鸣。
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作出体验所产生的内部感受和心情的反应。音乐表演艺术是音乐家通过个人的表演将自身所要表现的情感呈现并传达给观众使其能够感受欣赏的艺术形式,是由情感和想象转化而成的可听见可看见的艺术形式.因此,音乐表演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是真挚的、深刻的,不是单纯停留在感性阶段,而是在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中,对艺术形象的真切感受与全方位的塑造,对音乐表演内涵的深化。所以,在音乐表演中,真挚的情感是同时渗透进感性与理性的养料,是感性与理性的思想碰撞出的火花。它是对人生一般情感的浓缩与升华。与此同时,在音乐表演中,创造性的想象也在扮演着不可替代的特殊角色。记得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引自《爱因斯坦文集》)。的确,想象实在是重要至极的。真挚的情感与创造性的想象正如一对亲密无间的爱人一样,他们共同孕育了一个全新的生命体—音乐表演艺术。他们赋予音乐表演艺术以深刻的内涵!
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我国先秦时代《乐记》①中就有对音乐情感的论断:“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由此可见《乐记》中显然把音乐看成是情感的艺术,表演者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艺术手段与技巧,有效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歌曲的旋律模仿人的音调,体现人的情感特征,在歌曲中人的心灵与情感的体现得到了高度的契合。歌唱家演唱的一字一句,都是心灵的直接语言,洋溢着浓烈情感的语言被传达到观众的心里,即使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歌曲的情感性质也能从歌唱家饱含深情的演绎中,从那优美悦耳的音色中,从那动人心魄的旋律中,以及从那丰富多变的节奏与自然得体的肢体语言中获得一种审美上的满足感。台上台下能够形成一种完美的互动与共鸣,那么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的内涵也就在真挚情感的潜在作用下获得了......
在表达内心情感时,不仅要注意艺术性,同时更要注意情感表现的真实性和美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完美地深化音乐表演的内涵。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说过:“我的音乐应该是人的语言及其各种微妙之处的艺术再现,也就是说人类语言的声音,作为思想的表露,应该化为真实、准确、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音乐。”伟大的歌唱家夏里亚平曾经指出:“什么叫做美?各人的理解可以不同,但是什么叫做情感的真实性,是无可争辩的......没有两种情感的真实性,所以对我来说:真实性是达到美的唯一途径。”引自《世界音乐家名言录》。所以,我们把真挚的情感称为艺术表演的灵魂,同时也是艺术的伟大法则。
除此之外,歌曲的情感是通过形象而表现的,没有艺术形象就没有歌曲的艺术情感表现。艺术情感的形象化,是歌唱家借助歌曲形象倾注自己的感受和对乐思的理解,表达歌唱家的心灵与情感。歌曲形象赋予艺术情感一定的情态,使无形的艺术情感形象化。与此同时,艺术情感又能相辅相成地升华歌曲的形象,使音乐形象有血有肉,丰满立体。歌唱家具有很强的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想象的能力,通过形象的想像,使观众获得精神层面的高度享受。
音乐表演艺术的内涵其实是需要让表演者面向观众,作用于观众,满足于观众的精神需要,以求达到与观众之间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的互动与共鸣。那么这就要求演唱者在实际演唱前就要对自己的演唱效果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预见性,而这种预见性就需要演唱者充分调动其艺术想象的能力去达成。比如:一首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它一定是具有比较明显的画面性的特征。演唱者在塑造音乐形象之前,首先要使自己顺利进入想象境界,将情感化为意象。具体地说就是应该把头脑中的整首歌曲的中心思想,声音与情感线条,语言与结构框架等实体感联想在一幅幅像电影场景一般的画面中,将所要表达的真挚的情感和一个个激动人心、栩栩如生的情景相结合。这些艺术想象的表象不是随意交换和变化的,而是与所要表现的情感有着相互对应,极为密切的纽带关系的。
在音乐表演艺术的声乐表演方面,演唱和发声都要通过想象与联想得以实现。演唱者的任何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意志等过程,无论简单与复杂,都离不开想象。在歌曲演唱中,每一种思想,每一种感情,某些意志行动,以及对歌唱与发声的感知觉,都包含着深刻的想象活动。在演唱者进行合理的艺术想象的同时,其实也必定参与演唱思维过程,如果不是用思维过程指导进行与思维活动相联系的想象,在分析作品,处理作品,进行作品的二度创作的时候就会出现极大的困难。所以,在演绎诠释作品时,必须通过自身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把感性形象带入其中,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与豁达。针对这一点,我个人在四年声乐本科学习阶段是体会得尤为深刻的!我学习西洋美声唱法,平时接触到很多意大利歌剧咏叹调,其中歌剧《托斯卡》中的男高音咏叹调《星光灿烂》让我花费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去努力诠释它,在透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将情感与想象完美地结合诠释这首作品时,我获得了一些属于个人理解范畴的宝贵的体会。这首作品是由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Puccini)所写,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剧中的男主人公玛里奥·卡瓦拉多西因支持拿破仑而被判处死刑,在生命弥留的最后一小时,他沉溺于与恋人托斯卡共同渡过的幸福时光的回忆里,表露出对即将失去的宝贵生命的无限热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用尽自己的满腔激情感人肺腑地演唱了这首著名的咏叹调。强烈的情绪对比与浓烈的戏剧色彩是这首咏叹调的特点,在演唱技巧方面,这首歌的后半部分全部在男高音的换声区内,要求演唱者依靠稳定而强有力的呼吸支持,运用很自如的关闭唱法,始终保持自己的声音在高位置,多运用头腔共鸣,使声音迸射出金属的光泽与质感,随着歌曲旋律的跌宕起伏,在最后全曲高潮处要将所有的声音力量集中到一个焦点上,带一些呐喊似地唱出最后的高音A,从而能够表现画家卡瓦拉多西在死亡边缘宣泄情感时的近乎崩溃的状态。
当时我听了很多歌唱大师的范唱,其中有毕约林,斯苔方诺,帕瓦罗蒂,多明戈等等。每位大师对这首经典作品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与诠释方法,他们的演唱各有所长,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与启发。但是,怎样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对这首作品的诠释方法呢?当时的我还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从声乐技巧上来说虽然初步具备了演绎咏叹调的能力,但是,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对于歌剧表演情感的把握是很困难的,于是我在拿到这首作品的谱子时,仔细地分析了歌曲的旋律,和声,对照着中文歌词,反复地听录音范唱,同时脑海里尽量将中文歌词所表达的意思配合着一个个生动的场景画面开始联想......普契尼(Puccini)作为一位现实主义的意大利作曲家,他的音乐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很立体化的,细腻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使人物个性鲜明,我也是立足从深刻体验画家卡瓦拉多西这个人物内心情感出发,尽量要求自己在演唱的时候,立刻把自己联想到置身于那个特定的环境与氛围中,以一个22岁演唱者对这首作品特有的理解来诠释作品,表达情感。这首作品矛盾冲突很激烈,作曲家的音乐写作很情绪化,他要求在短短的三分多钟把卡瓦拉多西的内心情感从刚开始的浅唱低吟式的看似平静迅速转变成为后来的近乎歇斯底里的疯狂状态,尤其是在临近最后死亡的时候,当他感觉到以后已经不能再和恋人托斯卡甜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他的情感最终崩溃了。演唱时的所有表现手段:声音的色彩,强弱,明暗,咬字的轻与重,气息的连贯性与演唱时的律动感都是以特定的情感作为支配的,我就将自己想象成为卡瓦拉多西,想象着一个即将离开自己所爱的人,即将永远地和这个世界告别的人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后来,我终于体会到其实我应该在全曲前半部分用表面看似平静其实内心波涛汹涌的情感来处理作品,因为歌曲的前半部分的宣叙调所要表达的感情就是卡瓦拉多西想象着一会儿马上就能见到托斯卡时内心当中既激动又矛盾的心情,激动是因为终于能够和自己心爱的人见面了,矛盾的是自己即将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永远无法再见到爱人托斯卡,与其这样,宁愿现在不见到她,抓住这种矛盾的心理斗争正是塑造好卡瓦拉多西这个人物形象的关键,因此我依靠自己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对这个人物内心情感变化与心理斗争进行了深刻细致地理解,情感与想象的完美结合使得我对卡瓦拉多西这个人物有了全新的更进一步的认识。使得我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诠释这个角色的方法。
丰富的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与真挚的情感的结合不仅在声乐表演上,在与其同属音乐表演范畴的作曲领域里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造性的想象力与作品真挚情感的紧密结合在节奏,和声,旋律三个不同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贝多芬在写作《庄严弥撒》②时,他的灵感据说是来自于在他记忆中的与许多事物的联系。尤其是受到巴赫的《b小调弥撒》中的D大调“光荣”“信仰”和“神圣”的影响与启发,以及受到亨德尔的《神曲》的启发,对此,他曾多次流露出对以上两位作曲家的无限仰慕之情。D大调在贝多芬以前的这些伟大的先驱作曲家的笔下曾经经常地被用来作为表现鼓号齐鸣的“光荣”调性:小号明亮铿锵的音色和ff的力度伴随着大调1-2-3-4-5的进行进入到了贝多芬的脑海中,这个将灵感具体化为想象中的D大调1-2-3-4-5的进行在D调小号上演奏的音响效果是贝多芬创造性想象的体现,它在突出作品的情感与内涵上充分展现了纯贝多芬式的表现手法,是他最独树一帜的。这里的短小精悍的音乐主题是充分显示出他作曲方面的天才的。在作为灵感进入到贝多芬的意识中去的那个“想象中的D大调1-2-3-4-5用强力度在D调小号上演奏的音响”中的节奏冲力就是在刚刚立住脚的,从主音直接上行到属音的5个音上用飞驰的、急促呼吸的、快速度的三拍子冲刺。从而把表现胜利的喜悦情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另一方面,在和声领域中,瓦格纳的创造性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那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和声是怎样富于创造性的想象力的呢?这部作品的头三个音的调性是建立在d小调上,在这里呈现出了一个从下面的属音越过主音到达“悲剧色彩式的”小三度的上行跳进,同时这个小三度用节奏重音加强小二度下行至二级音,明显作为经过音来处理,在这里就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在小调3-2留音下所表现出的“痛苦绝望的哀怨”这段常见的浪漫时期的表情把哀怨的小调的5-3-2-1进行和痛苦的呻吟(和声上的小六度所造成的效果)表达得恰如其分。在这以前的音乐作品中,这种特殊的浪漫时期的情感表现从来没有被尝试过。因此,习惯于传统的听众就期待着那种表现单纯悲伤的d小调的持续和弦连接。而像瓦格纳这个著名的“特里斯坦”和弦所以能取得如此显著的独创性的效果,完全是由于他打破常规,违反了受传统和习惯影响的观众的期待。这个和弦第一次在音乐作品中把和声的张力用和弦的紧张拉伸去表现,同时也表现出这种观众所不熟悉的情感。反而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情感的真实性和它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效果被观众们深深地认可了。
其实用这个“特里斯坦”和弦所造成的艺术效果来说明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和真挚情感的结合对于深化音乐表演内涵的强烈作用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当“特里斯坦”和弦解决时,#G、A的大七度向上解决到它的主音,但是绝妙的是这样做依然没有显示出圆满终止的感觉,因为这个主音是作为非重音的经过音落在了弱拍上,显然不能造成一种圆满终止的感觉,这虽然与传统和声学理论背道而驰,但是确是能够很精确地体现狂躁不安的感觉,这正是作品所要求的情感。随即,旋律继续向上半音级进到达绝望的小二度:bB。在它前面的一个和弦中,小六度F正常地解决到属音E上去,重属音B下行到它的大三度#G,而属音上的大七度#D这时已经下行级进到达它的略显哀怨的小七度D,因此最终的和弦是色彩效果复合的。这种用超乎一般作曲家的创造性的想象力孕育出新的和声灵感来为表达作品深层次内涵所服务的过程是显而易见的,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就是他的成功的创造性的想象力的确也从根本上深化了音乐表演的内涵,他让所有的观众都深刻地记住了这个著名的“特里斯坦”和弦进行!这就是说观众已经被这部作品具体说是这个和弦所产生的艺术效果震撼了......产生了强烈的内心共鸣!所以,这里恰恰反应了丰富的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在深化音乐表演内涵上面所具有的强烈作用!
在旋律领域里,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中洋溢着作曲家个人对旋律超常的支配力,旋律元素完全具有他的个人特点,他很自然地在他的下意识支配下建立了在F大调调性上的愉快的调性音拉力(大三度和大六度),这种喜悦情感的思潮被创造性的想象力的行为改变成为物质能量的旋律形式。
所以,综上所述,音乐表演艺术作品的创作、表演自始至终都需要用真挚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想象完美地结合。情感相对于内心感觉(理性)来说是形式,相对于艺术形象(感性)来说又是内容,所以,情感以形式和内容的双重身份使得感性与理性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巧妙地融为一体。另一方面,想象力使音乐表演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呈现出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使我们走出思维定势的模式,丰富充实主观见解,那么,音乐想象越丰富,对事物的感受力也就越敏感,恰恰音乐表演艺术需要敏锐的感觉。因此,给音乐表演艺术插上一双情感与想象的翅膀吧,用真挚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想象的完美结合必将能够成功地深化音乐表演的内涵!
 
[注释]
①《乐记》从学术承传和理论渊源来看,它的重要思想来源至少有两个:一是《易传》,二是《荀子》,由此而形成了《乐记》中关于音乐美学的两种基本观点。
②《庄严弥撒》由贝多芬于1819年3月开始创作,这部《庄严弥撒》和《第九交响曲》以其特有的普世的大众性屹立于贝多芬音响世界的顶峰。
③《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由瓦格纳作曲,1865年6月10日首演在慕尼黑宫廷剧院,被一致公认为是浪漫主义的歌剧颠峰之作,开创了音乐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新纪元,即二十世纪无调性音乐时代.
[参考文献]
①《声乐艺术心理学》/邹长海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8月
②《论音乐表演艺术》/京兹布尔格 索洛甫磋夫编 音乐出版社,1959年10月
③《音乐语言》/戴里克·柯克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