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梗概
昆剧是中国最典雅、最具文学性的戏剧。它盛行于十六至十八世纪之间。在音乐、戏剧和文学这三方面,昆剧在当时都到达了巅峰,它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成熟和完善的艺术表演形式。从戏剧角度说,昆剧建立了完整的舞台表演体系,脚色制一直作用在今天的传统戏剧舞台上;昆剧发展了自身独特的舞台语言规范,它的唱腔道白的语音推动了中国音韵学趋于成熟;昆剧音乐创作是语言与音乐相辅相成的典范,又是音乐和词文完美结合的样板,从而形成了中国曲牌体音乐的特殊风格;昆剧的唱又怎么会例外呢?“水磨调”的演唱修养、“头腹尾”的吐字技巧、魏良辅十八节《曲律》规范给后世的传统戏曲和民族歌曲的演唱产生了巨大影响;昆剧的价值不仅在音乐,而且它的剧目中的不少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昆剧包含了整个中国古典文化的内容。
昆剧的生命辉煌了将近三百年。然而,在清朝接任继续中国历史使命后的不久,昆剧开始了衰落。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由于复杂的音乐、戏曲、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内外和主客观因素的矛盾和冲突,昆剧几乎已经死亡。
一九五零年初,“传”字辈艺人周传瑛一行七人流浪艺班无意之中为政府演出了一出《双熊梦》(即后世的《十五贯》)。这出原为多主题的谋财害命的传统戏,经作家们稍作改编后,突出了批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重点,响应了“戏曲改革”的政策和暗示了当时的一些不良作风,有益地教育了整个社会和群众。昆剧《十五贯》奇迹般地成为了“风云剧目”。国家总理周恩来给予了它很高的评价:“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总理评语不仅使得临频绝种的“绚丽花朵”起死回生,而且还将这出戏推向了高潮,形成了激动人心的“人人争说《十五贯》”的局面和现象。昆剧得救了,并且盛行了。
突然而来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把刚刚恢复元气的昆剧一下又成了主席夫人江青嘴中的“不出鬼的鬼戏”。漫长的“十年”“鬼戏”岁月随着“四人帮”退出历史而结束。1976年之后,昆剧逐渐又返回舞台,还不断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形象活跃于海外。然而,问题又出现了。怎么样把比称为“国剧”的京剧还“国剧”的昆剧投放到开放性的经济市场?昆剧团和昆剧演员在这样一个难题面前,有点措手无策。昆剧再次面临困境。古“国剧”的昆剧和近“国剧”的京剧合并为新“国剧”的“京昆剧”——浙江京昆剧团,两代剧种归并为一,目的是在经济市场中寻求生存。
昆剧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兴盛,基本上是在强有力的文人集团作用下发生的;它的第一次危机,主要是在严酷的政治压力和无已回避的民族矛盾中出现的;昆剧的得救和再次盛行,根本是依靠了政府的政策和党的慧眼的力量,在《十五贯》现象的带动下形成的;它的第二次危机,完全是那十年全民族政治、精神灾难中的牺牲品之一;昆剧的再度复出、名扬四海,借助的是“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强劲东风而来的;它目前的情形,是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必经历史过程中求生存的结果。昆剧,一个中国古典戏剧的精华、中国古典文化的象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经历着它风风雨雨的历程。
它是宿命的,那就是文化。
研究重点和内容
昆剧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它研究的重点、精力和方向都是安放在作为一个历史戏剧或戏曲现象的位置来进行的,没有过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认识它的性质、它的活动和它的经历。至今能见到的所有昆剧研究著述,或者是历史记录样式,或者是音乐唱腔解说性质的。比如,张庚、郭汉城先生的《中国戏曲史》(1992年)中对昆剧的论述和陆萼庭先生的《昆剧演出史稿》(1980年),这两部是当今最权威的昆剧研究论著是历史记录样式的。武俊达先生的《昆腔音乐研究》是有关昆剧音乐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它是音乐唱腔解说性质的。对于昆剧剧团和演员个人的专题研究也几乎是空白。极其有意义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十五贯》现象”推动下的昆剧复兴论题更是从未被人注意。
因此,本论文将从前人尚未涉及的方向来讨论和研究昆剧。论文采用人类学,即民族音乐学的角度,也包括社会学的立足点,把昆剧的兴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认识它的性质、它的活动和它的经历。重点安放在讨论昆剧的文化现象是什么,分析它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的过程是怎么样的,解释这种文化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和变化的原因。这三个疑问式的思考一直贯穿在整个的论述之中。
论文讨论的内容为两个方面,一是对集音乐、戏剧和文学为一身的古典艺术形式在文化上进行评述,另一是叙述一个艺人、一个剧团和一个事件的具体实例。
第一方面也就是论文的第一部分。为了对昆剧在文化上进行评述,讨论其发生、发展、兴盛的动力,虽然内容是历史性的,也就是时间性的,但是,采用研究的思路和形式不是时间性而是空间性、横断面的。第一、二章分别是分析昆剧所处的历史背景、发生的社会环境的根基;之后的四章从不同方面对昆剧这个文化产品进行分析,包括戏剧属性、语言特征和文学的关系、音乐结构,以及表演形式和演唱风格。
第二部分,即讨论的第二方面,是一个专题研究(结合作者数年来的“田野”考察和部分书面材料)。论文从分析昆剧的整体衰落的原因出发,叙述一个艺人、一个剧团、一个事件和一个结果的经历,来看本世纪昆剧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下的状况。与过去“兴盛”的三百年历史相比,第二部分的内容是眼前的,较少有历史感的,也更接近我们现在的。因为经历过那风风雨雨的不少艺人还在,剧团还在,人们对那些惊心动魄的事件和现象还依然记忆犹新,艰难的表演和生活还在继续。虽然这段历史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和“横断面性”,但是,论文这部分的叙述是时间性的,按历史顺序的。第七章分析了昆剧衰亡的内外因素,包括剧种自身、艺班之间、社会变化、政治压力和民族冲突等方面;第八、九、十是第二部分的重点,即昆剧的复兴和《十五贯》现象;第十一章为“十年灾难”中的昆剧;第十二章讲述了“京”“昆”合并归一过程的故事。
在最后的结束语中,作者指出,昆剧的经历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是与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环境分不开的,它的故事是中国文化、社会和历史的一个缩影。论文的结论是,一种艺术,象别的文化产品一样,它的命运是不可避免地、紧紧地与它所生存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且受着它的制约的。
昆剧,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方法论
论文所采用的是综合性的研究方法,结合了人类学的思想、民族音乐学中研究历史的观念、社会学的某些视角和所选择的当代学术理论“环境分析论”(Contextual Analysis)。
“环境分析论”一直是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时也被其他学科所采用,特别是人类学。虽然对于理解“环境分析论”的性质和功能目前依然略有争议和分歧,但是,它的主要原则人们是达到共识的。“环境分析论”将一个论题作为Text5)(中文译成“文本”)安放在一个非常广阔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范围中来讨论。叙述一个事物与影响它产生和经历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将该事物来进行“环境化”(Contextualization)处理的过程。本论文的理论分析手段也就在于此。
环境分析论的“环境化”过程中有一个核心词和概念Text。对它的理解和使用,法国批评家Jacques Derrida(1930 - )有这样一段声明:“我发现,非常有必要来重新理解Text这个词的概念。应该将这个概念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角度来认识它,不受任何限制地来表述和理解它。”6) 就象Derrida 所说的那样,Text 这个概念在目前的用途中,已经极大范围地扩展了它的原义,而引伸到诸如桌椅、树木之类都可以被看作为Text。然而,Text的根本的意思还是没有变,即一个事物和它的结构是由与之关联的、构造这个事物及其结构的所有成分所构成的。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作品或现象在任何范畴内都可以看作是一个Text。因为它(们)的每一个关节和与之相关的联系都是特定社会和文化中的各种因素的反映。因此,这个层面上的Text概念被应用到了本论文的讨论之中。
通过对本论文的材料,即对叙述中各章节的“环境化”分析,可以看到,昆剧及其种种事件都是与其社会、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的环境休戚相关的。从一个更宽的范围来看,昆剧在“环境分析论”的应用过程中是作为一个“线索”来编织有关的一切“构造物”,从而从一定的角度来“重新结构”中国过去和现在。由此,论文不仅对昆剧是什么、它是怎么样持续在所处的环境中的、为什么这个环境给了它这么多的修正等作了深层次的解释,而且帮助人们从比较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中国的音乐、戏剧和文化。
严格地说,“环境分析论”不是一个方法论,而是一种思想。事实上,这种思想是与一些别的理论相关联的。法国社会学家Mauric Halbwachs在他著名的著作《论集合记忆》(On Collective Memory,7) 1992)中提出了相关的见解。按照Halbwachs的理论,“集合记忆”指的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在与之紧密相关的有机环境里,重建过去的过程中的一些个人记忆的总和。很明显,这个“集合记忆”与“环境分析论”持有非常相似的观点。民族音乐学的重要代表人物John Blacking,在阐述音乐符号学的理论意义时,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他说,无论一个符号是什么,它是怎么样被产生或接受的,我们所关心的是艺术的发生和进行过程,而不是它的内容或产品本身。原因是,这个艺术的发生和进行过程完全是与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所关联的,因为这样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是被一个社会群体所建立的,在这个文化环境中他们记忆着、经历着,而且依然还在实践着自己的艺术(1981: pp. 185 – 94)。从“环境分析论”的角度来看释义学,同样会发现类似的观念。Palmer也曾经论述:“一个‘作品’总是印有人的‘足迹’的,因为‘作品’永远是人的作品”(1969:p. 7)。众所周知,释义学是一种理解“意义”的哲学和理论,它通过研究“意义”把人文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成果统一在一起,从而来“解释”人及其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作品”所产生的意义。所以,“解释”是经验性的,也是认识论的。任何社会(非自然界)的事和物都是人(集体的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他(集体的他)的思想的结果。没有任何社会的事和物能够脱离人和他的环境。
同样的思考当然也涉及到民族音乐学。Alan P. Merriam的“行为模式”是结构主义的思想:声音、行为和观念三者是一个关联和制约的关系。这种结构性关系的思想也将被运用来辅助本论文的理论构想。
昆剧作为剧种是一个产品,在与之相关的一切活动、事件和现象的环境(Context)中,它是一个Text。
这些活动、事件和现象是由特定社会和历史阶段中人的行为作用下所产生的,相对于具有集合意义的人的行为,活动、事件和现象是Text,而集合行为是Context。
进一步,这一系列的行为是由特定条件下的观念、思想和意识所指导的,这些观念、思想和意识是Context,而行为是其中的Text。
结构的关系并没有到此为止,论文强调昆剧命运是宿命的,那就是文化。那么,对于昆剧来说,中国的文化是什么呢?在作者看来,在昆剧宿命的问题上,中国的文化是一个更大意义上的Context,这个Context是由儒家礼乐功能学说、出世的老庄哲学中的一部分,毛泽东《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艺政策、马克思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思想的总和所构成的。面对这样一个Context,所有的其他,都是在不同层次和程度上的Text。建立这样一种结构关系的目的是什么呢?作者不仅希望从论文所论述的内容、采用的形式和表达的思想,来阐述一种艺术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而且,更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视角,促使作者自己、也包括读者来加深对中国民族传统、历史以及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如前所说,“论题”不是“问题”,它是没有答案的,是需要讨论,需要来理解和认识的。本论文的宗旨也就在此。
有关“昆剧”和“昆曲”的术语说明
在大量各类中英文文献中,“昆曲”一词已被广泛地误用来说明“昆剧”。人皆所知,“曲”指的音乐、曲调、唱腔等;而“剧”是戏的意思,说的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所以,唱昆曲无疑是不错的,而演昆曲就有了问题。将演昆剧说成是演昆曲的不严格、不规范的说法,在民间是无法苛求或挑剔的。诸如“唱京剧”此类的词语,人们习以为常。但是,作为学术研究,词、字以及术语的规范和严格使用是必须的。历史文献中词语难解的情况大量存在,不能排除曾经历史上的误用或使用随意性的可能。加强学术的严谨性、准确性,也为了减少后世的疑惑,本论文在论述中,严格区分“唱昆曲”和“演昆剧”等词语的使用。
有关英语文献中对昆剧的论述
在英语文献中对昆剧的论述,目前所知仅有一篇博士论文和两篇文章。1974年,Marjory Liu 发表了题为“The Influence of Tonal Speech on K’unch’ü Opera Style”的文章。作者研究了中国语言和昆曲演唱风格之间的关系。它是通过一台自动扫描记谱仪(Melogram)对道白和唱段录音的分析所做的研究。文章发表于“Selected Reports in Ethnomusicology”(Vol. II, 1972, No.1: 62 – 86)。
1976年,Marjory Liu在UCLA(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完成了博士论文,题为“Tradition and Change in Kunqü Opera”。这篇博士论文采用的是传统音乐学的方法,重点是分析昆曲唱腔的演变,它没有涉及人类学或民族音乐学的思想和观念,也没有对社会和文化因素对昆剧的作用和影响等论题进行探讨。论文由University of Michigan出版。
另外一篇文章是魏良辅《曲律》的英文翻译,译者Chen Fu-yen。发表于《亚洲音乐》(1977,8 / 2:4-25)。
写在最后的几句话
博士论文有三百页,这篇文章也有万又四千余字。讲这么多过去的事有什么价值呢?行外的朋友时而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自己有时也会对此迷茫一阵。近日读到董桥《乡愁的理念》中的一篇叫做“前后”的文章,写得生动,也很有点启示的味道。董先生先是引述了清朝钱泳《履园丛话》中的一则:“余见市中卖画者,有一幅,前一人跨马,后一人骑驴,最后一人推车而行,上有题曰:‘别人骑马我骑驴,后边还有推车汉。’”接下来董先生借此却引伸出了深一层的道理。他说:“做学问大概也如此:‘士大夫多瞻仰前辈一日,则胸中长一分邱壑;长一分邱壑,则去一分鄙陋。’”
想想,看过去,讲过去,认识过去的意义不乏确有此一层含义。
* * *
博士论文导师:Terry E. Miller
授予博士学位学校:Kent State University
授予博士学位时间:1997年11月
博士论文出版:University of Michigan
洛秦博士论文完整目录如下:
《昆剧,中国古典戏剧及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的复兴》
博士学位认证
目次
人物例表
图例
感谢语
引言:问题的提出
第一部分:昆剧在历史的社会文化舞台上
——一个集古典文化大成的艺术
第一章 历史状况和条件
历史的情景
各地唱腔的发展
昆腔的诞生
昆剧作为一个成熟的戏剧的建立
第二章 昆剧社会文化环境
昆剧作为文人士阶层的媒介
剧作家、戏剧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交往
戏剧演员的社会地位
第三章 昆剧戏剧特征
审美目的
悲剧和浪漫的主题
昆剧戏剧作品的结构
脚色体系
昆剧表演种类
第四章 昆剧语言特征
字的发音、含义和功能
声调的定位
韵的解析和连结
格律模式
第五章 昆剧音乐结构
节拍体系
旋律构成方式
调式运作系统
第六章 昆曲演唱风格和乐器的功能
演唱风格的规范化
乐器、乐队功能对音乐风格的作用
第二部分:昆剧在近现代的政治经济舞台上
——一个演员的故事、一个剧团的历史、一个剧种的复兴
第七章 昆剧的衰落:内部原因和外部因素
清政府背景
昆剧的根基——文人士阶层的瓦解
汉人与满族之间的冲突
新颖唱腔的兴起和审美趣味的改变
昆剧剧班内和剧班间的危机
社会动荡和清王朝的崩溃
第八章 昆剧的存活(1921 – 1953)
周传瑛和苏州昆剧传习所
“从乞丐到主人”
“为人民服务”
第九章 昆剧的兴盛(一)(1954 – 1965)
“戏曲改革”政策
昆剧《十五贯》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周恩来总理语
第十章 昆剧的兴盛(二)(1954 - 1965)
令人注目的昆剧全面复兴现象
继承和发展昆剧的传统
“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现实主义”
几段有意思的“插曲”
第十一章 昆剧的困苦(1966 – 1976)
前奏
文化大革命和革命样板戏
老清洁工:周传瑛
第十二章 昆剧的新危机(1977 – 至今)
传统戏曲的复苏
浙江昆剧团的恢复和周传瑛的去世
经济改革政策
昆剧团在经济压力中
京昆剧团:昆剧的新现实
结论:一种艺术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
附录:
1)谱例
2)术语
选择性的参考书目
“宜山瑞寓”
1/18/99 初稿
1/20/99 修改稿
(原文载于《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3期)
注
1) 查理斯·利基Origin of Humankind。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2) 原来考虑将这段“按”放在尾注中。但是,后来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安置在正文中给予说明更为好一些。
3) 蔡仲德《〈乐记〉〈声无哀乐论〉注译与研究》。中国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11页。
4) Mackerras, Colin: The Performing Ar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1, 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