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幕 式

2010·广州·西方音乐学会第三届年会”,于20101210日至12日,在星海音乐学院广州大学城校区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与其他参会代表近两百人,其中正式代表160余人、列席代表30余人、其他观会研究生数十人参会。本次年会,收到的参会论文140余篇,在年会各分场分别发言的代表120余人。

1210上午9时,年会开幕式在星海音乐学院大学城观摩厅举行,由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周广平教授主持。

首先是作为主办方之一的星海音乐学院院长唐永葆教授向大会代表致欢迎词;随后,西方音乐学会会长杨燕迪教授致贺词;最后是学会名誉会长于润洋教授致词。

开幕式后,全体代表合影存照。1030分,所有参会代表分别进入四个分会场,开始了连续三天的发言。

各会场发言一

1210(周五)

第一分会场  上午第一场

          虹教授

1210上午1030,第一分会场设在星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4位学者先后发言。

首先发言的是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杨九华老师,题目为《抛开婚姻道德束缚,讴歌人本主义思想》。他认为在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瓦格纳对婚姻制度的批判是对人的本性的最高肯定,讴歌了母系氏族关系与人本主义思想,将人的主体地位发展到一种无限的极致。有代表对乱伦与母系社会的不同性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第二位发言者是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陈新坤老师,他以《音乐学分析:西方音乐跨学科研究的典范》为题目,针对音乐学分析现状,提出三点见解:首先是研究者要掌握史学、音乐分析与美学这三门学科;其次,要具备独到的审美眼光;最后,要选择恰当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

其余两位发言者及题目分别是: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崔哲的《陈晓勇〈第二弦乐四重奏〉作曲技法微探》和中国音乐学院康啸老师的《爱、信念与希望的弥撒》。前者探究了华裔作曲家陈晓勇如何在作品中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和声观念相结合,后者则通过分析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前奏曲中三个重要的主导动机,揭示这部歌剧所反映的精神核心。(通讯员:研究生部仇静文、廖成霞)

 

第一分会场  下午第一场

        汪申申教授

1210下午1400,本场有 5位学者先后发言。

武汉音乐学院的冯欣欣老师以《斯托克豪森钢琴曲Ⅻ-ⅩⅣ公式化程序创作初探》为题,向在场代表们引入“公式作曲法”(Formelkomposition)概念,认为这是斯托克豪森最具代表性、独创性的作曲法,并通过《钢琴曲Ⅻ-ⅩⅣ》的技术形态分析举例说明。发言后,有代表对此术语的译文提出不同看法。

星海音乐学院的邓希路老师发言的题目是《作为文化阐释的音乐学分析》。他提出音乐学分析是建立在一种文化人类学式的研究上,从把握音响结构形态出发,继而分别以社会学、史学、美学、心理学、精神分析等多层第、多重角度,阐释音乐文本与外部世界及创造主体的种种内在关联,也从而把握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他首先指出音乐分析与音乐学分析的差异以及两者的关系,继而提出音乐学分析关注的是文化内涵而非音响形态。最后他强调了音乐的外延对音响形态的的影响,例如乐器通过工艺的发展得到改良,导致各种新音响的诞生,从而触发作曲家使用新技法创作。

第三位发言者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冯佩珺,她在《歌剧音乐分析方法初探》中提出要从脚本分析、动作构思等作为歌剧分析方法的切入点。在场代表就歌剧分析的切入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其余两位发言者及题目分别是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葛爱新的《论巴托克〈野蛮的快板〉中三全音的结构意义》和上海音乐学院甘芳萌老师的《“转换网络”理论中的音集:主题构成与发展路径》,两者都是对具体作品作详细的音乐形态分析。前者提出巴托克《野蛮的快板》中,三全音作为独立音程运用于旋律、和声、调性、黄金分割点上所具有的结构逻辑力。后者则以德彪西《焰火》为例,解释“转换网络理论”(Transformational network)的观点。(通讯员:研究生部  仇静文、廖成霞)

 

第一分会场  下午第二场

          平教授

1210下午1610,本场有4位学者先后发言,分别是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龚晨晨《对一部反传统交响曲的多角度解读——以戈雷次基〈第三交响曲〉为例》、中央音乐学院余志刚老师《欧洲中世纪圣咏研究之现状及网络资源》、上海音乐学院金毅妮老师《从伯恩斯坦〈奇切斯特诗篇〉看他创作中的宗教认知》、山东音乐学院研究生齐丽花《贝尔格〈抒情组曲〉序列技法分析》。

其中余志刚老师的发言特别受到代表们的关注。他首先选取“素歌”这一词条在1980版及2001版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的增量情况为切入点,扼要介绍了欧洲中世纪圣咏研究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三本关于圣咏研究的外文书籍,最后为代表们展示了中世纪圣咏的诸种网络资讯,为学者们研究中世纪圣咏提供纵深方向的条件。(通讯员:研究生部  仇静文、廖成霞)

   

第二分会场  上午第一场

        陶辛教授

上午1030,第二分会场设在教学楼D-101课室。会议的发言内容有:  

 陈鸿铎《略论跨学科研究方法在音乐分析中的运用》、黄键《达尔豪斯音乐结构史的中国当下现存及远景瞻望》、贾抒冰《当今西方音乐学的跨学科实践》、彭永启、王博《具象历史与抽象理论间的游移》。

其中,陈鸿铎老师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员就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热烈讨论。杨燕迪会长在会上评价此文是还原了音乐分析学科讲究开放、讲究方法的原来的学科面貌,音乐分析讲究从其他学科吸收养分。(通讯员:研究生部  姚畅)

 

第二分会场  下午第一场

         周耀群教授

下午1400,四位专家学者围绕本次研讨会的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研究主题进行了发言,与学界分享了各自近期的研究议题。分别是: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西方音乐研究中的学科交叉:可能性与展望》、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孙红杰《音乐体裁理论研究的跨学科性质》、上海音乐学院陶辛教授《戏剧分析方法在音乐分析中的应用》、上海音乐学院邹彦《作为商品的音乐—以音乐家与社会的关系为例》。

杨燕迪教授发言的西方音乐研究中学科交叉的可能性与展望的议题引起了热烈讨论。杨燕迪在发言中指出:西方音乐与整体社会文化进程紧密勾连,这实际上为我们学术研究中的学科交叉预设了可能,而且也要求在研究和理解中贯彻学科交叉的意识。他就目前国内西方音乐研究中学科划分过细的现状提出反思与呼吁,认为必须加强西方音乐研究中的方法论创新来拉动这一学科的中国关怀和当下意识。理论的创新至关重要,西学的准确引进和创造性吸收及转化在当前依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任务。

杨燕迪教授还指出目前国内在这个领域中的任务主要有三点:⒈深入认识和理解西方音乐这个“他者”;⒉从中国视角提出问题并试图解答;⒊引入新知,启迪新思。这涉及到民族音乐学局内人局外人视角与西方音乐研究结合的问题。有代表提出:“在西方音乐学者眼中作为局外人的我们对西方音乐的系统学习,如何与中国音乐相融合?中国音乐如何来发展?解释认识西方音乐对于我们的根本意义和功能又到底是什么?”这些或许是所有中国音乐学者都必须面对且无从逃避的问题。杨燕迪回应:“面对国粹主义的大环境,我们应该研究并作出调整。中国的文化现状前所未有地复杂,中国社会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与西方几乎完全相反。或许中国音乐想发展就必须走世界音乐的路子,某种意义上说其实质是走出适合自己的路子。”

陶辛教授以全新的戏剧分析思路来观察音乐结构的形成过程,力图深化对音乐的理解。其全新的理念及方式为西方音乐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如何更有效地描述和解释音乐进程的逻辑,是陶辛教授在音乐分析中引入戏剧分析的视角和方法的初衷。陶教授在发言中指出音乐与戏剧同属“时间艺术”,因而,戏剧分析方法的基本观念和诸多概念范畴是有可能转换为音乐分析所用的。若以这种思路来观察音乐结构的形成过程,也许有望寻找到更具说服力的音乐进程的逻辑解释,从而深化对音乐的理解。

青年学者孙红杰与邹彦也分别在发言中详尽阐述了各自的议题。孙红杰以“音乐体裁理论”的概念为导,指出体裁以其多重身份和多端触角,可促进音乐学各子学科之间的借鉴、沟通与融合,是跨学科音乐学研究的一个有效试点;而邹彦则以音乐家与社会的关系为例指出音乐不可避免的商业化使音乐家从最初的教堂和宫廷走向了社会,音乐家阶层从保护人制度演变为经纪人制度,经济因素在其中所起到决定性作用。

会议研讨氛围愉快而激烈,最后在座的专家学者们留下了一个悬而未决却具有深远意义的思考:音乐学各相关学科互相牵连其实不必划分过细,而跨学科交叉研究本不应成为专门的议题拿来进行探讨。希望多年后能够打破原本戚戚相关的音乐学科之间的“鸿沟”,本届年会设立这一中心议题的真正目的及意义或许就在于此。(通讯员:李花)

 

    第二分会场  下午第二场

              中教授

 下午1610。会议的发言内容有:孙国忠《当代音乐学的若干“关键词”审思》、吴新伟《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莫扎特〈弦乐小夜曲〉(K.525)的分析模式》、李荣锋《西方音乐学研究中的新方向:乐谱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研究》、杨秀《语言符号理论在音乐分析中的运用》。

 在本次会议中,提出了新的西方音乐研究的方法探索,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探讨,大家十分赞同和肯定新的尝试和发明也许可以进一步促进我们对音乐的研究。(通讯员:姚畅)

  

    第三分会场  上午第一场

            姚亚平教授

第三分会场上午第一场发言中,以下几位学者围绕"音乐哲学、音乐美学"主题依次进行了发言:

首先是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李晓冬,他的发言题目为《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西方音乐进程》。发言主要分三个阶段阐述了审美特性如何在西方音乐历史进程中体现。

第二位发言者是来自天津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刘研,她的发言题目为《论西方音乐审美模式的形成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中音乐审美模式产生的各种转变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指出这些变化影响并决定了该时期的音乐审美趣味及创作趋向。有与会代表就题目中的"审美模式"是否更倾向于"传播模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来自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青年教师刘瑾带来了《新浪漫主义音乐产生之美学原因探析》的发言。她从美学思潮带来的两个音乐审美困境出发,通过对现代美学语境的解读探索了新浪漫主义音乐的成因。

最后发言的是来自天津音乐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江水波,她从四个方面对《从"喜歌剧之争"看社会文化精神对艺术风格的影响》做出阐述。(通讯员:叶莉斯、刘思颖

 

    第三分会场  下午第一场

            杨汉丹教授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刘丹霓、中央音乐学院教师潘澜、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婵、星海音乐学院王少明教授四位学者围绕"音乐哲学、音乐美学"的主题依次进行了发言。刘丹霓就《语境下的风格,感知中的音乐》的题目,从多个方面对伦纳德·迈尔的《音乐艺术与观念:二十世纪文化中的模式与指向》一书进行介绍、剖析和解读,并寄望从迈尔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中获得对西方音乐研究的启示。

  潘澜的发言题目为《从论音乐风格的概念内涵看音乐风格分析》,她对"音乐风格"这一概念的内核进行论述和分析,意在厘清中西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音乐风格"概念。

  李婵的发言题目是《从瓦格纳乐剧"悲剧"问题研究看音乐史学与音乐美学之关系》。她认为音乐美学和音乐史学相辅相成,两者结合能促进全面认识和研究瓦格纳的音乐精神。

本场最后一位发言者王少明的题目是《“你应”、“我要”、“我爱”》。王少明以尼采对人生历程的“三个隐喻”为线索,对贝多芬的四部交响曲进行了精神内涵的阐释。(通讯员:叶莉斯、刘思颖)

 

    第三分会场  下午第二场

              晡教授

第三分会场进入下午第二场发言李秀军、高士杰、王新华、车新春、毕明辉五位学者围绕“思想史、音乐分析、音乐阐释”的主题分别进行了发言

首先发言的是是中国音乐学院李秀军教授,他以《蒙特威尔第研究的历史与西方音乐研究》为题,对关于蒙特威尔第三个不同时期的研究进行梳理,回顾和探讨研究历程和文化特征。

西安音乐学院高士杰教授就《从西方音乐史的视角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西方音乐的文化特征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世界性,中国近现代音乐借鉴了西方音乐的文化成果,参与创造了世界音乐的历史。杨燕迪教授等代表对此就"中国音乐如何结合西方文化的影响探索到自己的现代化进程、西方音乐如何在中国的土壤中转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王新华的发言题目为《承前启后--扎利诺的十二音调式革新》。王新华借鉴了“范式”理论的研究方法——以调式到调性的演变为线索,指出扎利诺的革新调式理论在某程度上为17 世纪大小调的出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的车新春作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音乐批评中的民族主义倾向》的发言,主要从批评策略、德意志器乐音乐以及德意志歌剧等方面对德意志民族主义进行了阐述。杨燕迪教授指出此论题与高士杰的命题互有联系。

下午第二场的最后一位发言者是来自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毕明辉,发言题目是《游离于直面与反思之间》。他提出了二十世纪后现代主义三个议题——“听觉”、“现代主义的界定”以及“写作者”,重点围绕“听感觉”议题展开了阐释。(通讯员:叶莉斯、刘思颖)

   

    第四分会场  上午第一场

             余志刚教授

上午有四位发言者,依次为:邓军:《互文观念下对于润洋,〈悲情肖邦〉的解读兼论学科交叉问题》;吕丽《唐豪舍的情欲与救赎—瓦格纳的歌剧〈唐豪舍》序曲的音乐分析;姜跷纹《“新音乐学”视域下的肖邦〈A小调前奏曲》分析》;瞿枫《拾起舒曼散落的星光》。

中央音乐学院的邓军为代表们介绍了文学领域对于语言构成提出的“互文性”概念,也就是20世纪提出的“互文观念”。他以《悲情肖邦》一书为研究对象,用“互文观念”的角度来对《悲情肖邦》一书进行阐述。在发言中重点提出这种“互文性”的阐述是一种“读者”角度的看待,试图要得出一些对我们新时代在研究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启示。

    上海音乐学院吕丽在发言中为我们阐述了瓦格纳歌剧《唐豪舍》序曲的音乐分析。他论述了该作品第一部分音乐内涵的社会分析、第二三部分序曲的音乐本体的艺术分析,并始终强调戏剧的重要性以及在以不同视角剖析该作品时,应将戏剧因素贯穿分析的全过程中。

    中央音乐学院姜跷纹在其文章中阐述了新音乐代表人物劳伦斯·克拉默的“当代的,跨学科”思维方向,并借助克拉默的著作《作为文化事件的音乐》第三章肖邦《a小调前奏曲》作了分析理解与音乐审美思辩。他对克拉默的分析进行了解读,并在具体的举例分析中探究“新音乐学”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思维以及我们的反观和思考。

上海音乐学院的瞿枫为我们介绍了美国音乐学家里奥•普兰丁格教授1966年的学术专著《音乐评论家舒曼》,重点阐述了舒曼的批评文本、追寻其参与、反思音乐活动的一系列历史足迹。(通讯员:李畅)   

 

    第四分会场  下午第一场 

            李兴梧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的刘悦就《李斯特清唱剧创作中的人文主义宗教思想内涵》一题,首先介绍了其研究框架及意图,即针对李斯特的宗教音乐创作观念及几部宗教清唱剧作品中的人文主义宗教思想内涵进行解读。对于音乐文本解读过程的论点,她列举了几部作品中的音乐主题特征,发现李斯特对音乐主题的塑造是从人性化视角进行再阐释,而她的研究是为证实李斯特的宗教观念和信仰态度转向了具有人文主义精神指向的道德神学范畴。陈述完毕后,现场针对“人文主义宗教思想内涵”一论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上海音乐学院孙丝丝阐述的《阿多诺的“马勒观”》是对音乐文献的研究性解读。她首先介绍了阿多诺的理论背景,其后阐释了阿多诺对于马勒交响曲中的标题、内容、结构、作曲技法等创作元素的看法,以了解阿多诺是站在怎样的新视角来研究马勒之作。现场就孙丝丝本人对阿多诺观点的看法展开了讨论。

中央音乐学院何宽钊老师将论点锁定在《浪漫主义和声的文化》。首先,他大致介绍了西欧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观,就这一时期部分作品中呈现的典型的技术形态特征进行美学观、哲学观的探讨,如对变和弦的运用进行深入的人性心理及感观层面的剖析,以找寻其与那个时期作曲家审美观的联系。现场展开对“浪漫主义美学内涵与音乐技术形态的联系”一话题的讨论。

上海音乐学院的伍维曦其研究的题目为《19世纪上半叶德国浪漫主义音乐中古典形式与时代精神的矛盾及其成因》。首先,他大致介绍了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历史发展脉络,结合对作曲家创作理念的深入剖析,他发现,形式语言的表达与体现时代精神二者间存在的矛盾除了来自作曲家的创作才能、风格发展的阶段特性所带来的偶然性因素外,还应归因于无法逾越的社会条件与时代环境之上的必然性因素。其后他陈述了偶然性因素与必然性因素各自的研究思路,认为对作品背后文化意义的深究必须以两种视角相结合为研究模式。最后,现场就“传统的古典形式与浪漫主义音乐创作元素间存在的辩证关系”展开热烈的讨论。

最后的发言者是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王文澜,他的题目为《肖邦早期音乐生活中的几位音乐家及其影响》。他描述了肖邦的出生背景及早期的教育背景、音乐生活、创作理念,进一步验证了肖邦早期的音乐创作特征。(通讯员:郑伊洋)

 

第四分会场  下午第二场

            彭永启教授

首先发言的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韦辉,她的题目为《舒曼管风琴作品〈六首巴赫主题赋格曲〉研究》。首先,她对六首巴赫主题赋格曲的音乐本体进行了大致的介绍,认为这些作品不仅呈现了巴洛克时期巴赫的复调思维和结构技法,且可找寻到舒曼对赋格这一体裁的革新,而对这六首巴赫主题赋格曲的微观分析既出于其高超的技术,又由于其作为浪漫派主义时期优秀复调作品的地位。

    西安音乐学院姚益锋的发言题目是《李斯特的标题音乐观念及其体现》。首先,他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框架,提出需通过对音乐本体的细微分析以探讨李斯特的标题性构思及其思想内涵。现场针对其所运用的“福特音乐分析法”展开了讨论。

最后的发言者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张娜,她的题目是:《李斯特管弦乐“主题变形”技法的表现性意义》。其中,她对于课题中的音乐技术形态层面进行了简要、清晰的概括,随之引申出音乐技术形态背后潜藏的关于题材、标题性构思、主题变形技法的结构意义等有趣话题,以探寻作品中“主题变形”所呈现的音乐陈述意义。(通讯员:郑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