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戏剧家。生于巴黎一公证人家庭,青年时期写诗挖苦权贵而两次入狱,曾避居英国。后于1734年发表《哲学书简》,猛烈抨击专制政体,法院下逮捕令,被迫隐居15年。1746年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伏尔泰著述涉猎面广博。中年时期与启蒙思想家接近并为《百科全书》派撰稿。1760后曾卷入哲学论战。他毕生从事戏剧创作。从悲剧《俄狄浦斯王》到最后的《伊雷娜》(1778)共有50余部剧作,其中悲剧27部。代表作是:《俄狄浦斯王》(1718)、古罗马历史题材的《布鲁图斯》(1730)、取材于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的《中国孤儿》(1775)等。他致力于把悲剧作为传播自己哲学思想的讲坛。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他提倡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