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乐论

 



丛 书 名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作    者 江文也 著,杨儒宾 译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ISBN 9787561757130
版 次:1    页 数:137
字 数:137000
印刷时间:2008-1-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
索书号:J609.22/J2899
内容推荐
本书为“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之一。本书探讨的是中国古代的“乐”,并兼论孔子的音乐观。全书分总论和本论两篇,其中总论部分介绍了“乐”文化的特殊性和非天子,不议礼,不作乐;本论部分又分为前后两遍,前编主要包括古史传说的批判,黄土与文化,暴君与音乐,夷乐的存在等内容;后编则包括孔子与音乐家,热衷于音乐之孔子,意外的音乐发现,孔子与琴的故事,孔子批判的发展精神等内容。
本书根据孔子思想中对音乐的研究、发展及批评,强调孔子“仁”与“乐”的接触点。本书作者江文也是近代台湾及日本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其音乐理念自现代游走至古典,孔子的乐论是其一生最深层的向往。
目录
译者序
序言
凡例
总说
 一、“乐”文化的特殊性
 二、非天子,不议礼,不作乐
本论
前编 试论孔子以前的“乐”
 一、古史传说的批判
 二、音乐之始
 三、黄河
 四、黄河(续)
 五、黄土与文化
 六、由古代乐器联想到出土古物
 七、龟甲、兽骨与祭祀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十五、舞乐
  前面引文有说:“见舞韶濩,见舞大夏。"看到此文,读者也许留意到了吧,历朝制定的朝廷乐与其说是为了演奏,还不如说是为了献舞!事实确是如此,一点都没有错。
  在古代,乐、舞、诗三者都没有独立,它们相互环绕,密切结合在一起。只有到了后代,三者才各自依照自己的特征,独立发展,形成不同的艺术形态。刚开始时,没有“三者"这一回事,它们只是同一种的原始形态而已。依据《周礼·春官篇》的记载,乐师主掌国学之政,教导国子学舞。舞的名称如下:
  有帔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就是这样的六种舞。帔舞是社稷百物之神为民祓除不祥之舞,舞者全部持羽。羽舞主要用于宗庙之祭,舞者舞时持钥与羽。皇舞是舞者头上覆羽,身上舞着翡翠之羽,以祀四方。旄舞则指舞者手持牛尾,用以象征边疆地区。干舞是舞者持斧与盾,象征兵事与武功。最后的人舞恐怕是最原始的了,舞者手上空空,什么都不拿,它仅是利用人的手足舞蹈。《诗序》言: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这句话相当有名,我认为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世界各民族共同的舞蹈发生原理。
然而,古代虽有六代之乐与六代之舞之说,后代实际使用的,却仅有韶与武而已。这也是说后来历代制定的舞蹈虽然个个不同,但大体而言,仍不出文舞与武舞两种。现代的孔庙祭典,所行者也就是这两种舞。孔子自己曾说:
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他举韶与武为例,并加以评骘。其言与经书所见的记载并无多大的不同。舞乐如果可以用来表象一国的政治,那么,由于一国的政治随时会有不同,所以它如果不是用以表征文治的话,就是用以表征武功了。那么,这种舞到底怎么回事呢?它与我们今日所说的舞蹈概念大异其趣。虽然它也是以人体的动作为素材,然而,它的目的不在用线的变化引起美的效果,这样的意图是完全看不到的。这种舞并不结合音乐与诗,它的目的不在因运动而引发形式及线条之美。它与我们今日所说的哑剧反而较为接近。亦即它模拟真实,让人联想起某物。兹以大武为例,说明如次: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分夹而进,事蚤济也。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