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授介绍了自己对“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看法和相关学术实践活动,他认为,民族音乐学研究和应用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区分在于以音乐表演行为为研究对象便构成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类型;而以表演背后的组织行为为研究对象则构成了应用民族音乐学研究。两者也存在一些中间地带,有关“应用民族音乐学”具有逻辑基础的定义仍尚需讨论。

讲座尾声,张教授与现场同学们进行互动,鼓励所有的年轻学子坚持理论研究,提出加强理论研究永远有意义。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们能参与讨论此问题,在世界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建构中贡献中国学者们的独到见解。

两场讲座为我校师生带来了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对拓展学术创新、开阔学术研究视野、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张教授以《应用民族音乐学》为题,通过自身学术研究经历,对“应用民族音乐学”的定义作了详细阐述,他认为:“民族音乐学和应用民族音乐学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应用民族音乐学是对学术性研究的发展和补充,对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的补充,对民族志的、艺术和科学的研究的补充,使研究本身能够得到更广泛的理解和应用。”

接着,张教授对“应用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程作了整体回顾。他认为,“应用民族音乐学”还很年轻,中国学者一直强调音乐为社会服务和音乐研究为音乐创作服务的理念,把学者们的研究用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挥学者的作用可以说是中国民族音乐学者们可望还未可及的追求,应用民族音乐学的出现在此方面为民族音乐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

武汉音乐学院“新世纪音乐论坛”与湖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音乐学院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东方音乐学讲坛”作为我校两个重要学术平台,日前迎来两位重量级学术嘉宾,两坛合一,并坛联动,于上周在滨江校区湖北音乐博物馆古琴馆隆重开讲。

6月17日下午,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博士生导师、《音乐研究》主编、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赵塔里木教授带来题为《跨界民族音乐研究的对象、方法与实践》的讲座。武汉音乐学院前院长彭志敏教授、科研处处长杨和平教授、音乐学系主任孙凡教授、《黄钟》编辑部主编孙晓辉教授出席活动。武汉音乐学院院长胡志平主持讲座。

赵塔里木教授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音乐人才,特别是在担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和更早担任新疆艺术学院院长期间,对我国民族音乐、民族艺术教育的顶层设计到具体施行,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民族音乐学家,赵教授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区域音乐文化等研究领域成果丰硕,特别是赵教授近年应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跨界民族音乐研究”,其推进实施与相关学术成果,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同行的高度评价。且赵教授领衔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研究”课题也进入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公示名单。

       赵塔里木教授在讲座中介绍,跨界民族(Cross-Border Ethnic Group)是政治疆界与民族分布不相吻合而跨国界居住的民族,其特点是同源跨国。我国陆路边境地区有32个跨界民族。跨界民族音乐研究提供的观察视角可建立起境内外音乐文化信息的相互参照,用跨界互证方法研究同源民族音乐在不同时空中的传承与变迁,同时有助于整合境内外音乐文化信息碎片,为中华民族音乐历史重构提供新的证明。

      赵塔里木介绍了研究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的方法,他倡导借鉴跨界民族研究的理论视角、方法和成果,通过科学的田野调查,获得全面、客观、详实的境内外文本与声像文献等第一手资料。

 

6月18日上午,第二场讲座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张伯瑜教授主讲。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孙凡教授、《黄钟》编辑部主编孙晓辉教授等出席活动。讲座由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耘教授主持。

张伯瑜教授曾留学芬兰,获博士学位。2002-2011 主持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工作,为学院建立“世界音乐演奏实习中心”,“乐器博物馆”,创办“世界音乐周”,“‘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曾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基金和出版基金。获教育部、中宣部等六部委授予的留学归国人员个人成就奖。2014 年和2016年分别在南非和加拿大参加了ICTM 举办的应用民族音乐学研讨会。2012年开始,受邀参加了由牛津大学出版社组织的《应用民族音乐学手册》( Applied Ethnomusicology Handbook) 的撰写工作。2015年,参加了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社会科学期刊 Colleqium 应用民族音乐学专刊的撰写工作。

原文链接:https://news.whcm.edu.cn/info/1022/8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