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至6日,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2020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学术年会暨“中国乐派”专题研讨会在北京西藏大厦召开。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以及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的众多学者汇聚一堂。我校音乐学系蔡际洲教授应邀作为与会代表赴京参加会议。
5日上午8时30分,会议开幕式由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刘嵘教授主持,中国音乐研究基地主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教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
6日上午8时,在“中国乐派”专题研究分会场(第三场)中,蔡际洲教授作为评议人,对郭克俭《百年中国豫剧演唱流派嬗变》、傅利民《曲牌结构类别及其形成的因素与内核》、王宇琪《大弦戏锡笛曲工尺调名系统与乐学解读》、张翼善《朝鲜族洞箫的渊源及传承研究》、袁环《路头戏音乐编创方式研究》五人的发言进行评议。
6日上午9时45分,在“中国乐派”专题研究分会场(第四场)中,蔡际洲教授以《汉剧名家程彩萍的润腔艺术——不同时期代表性唱段的音响形态分析》为题做了专题发言。文章以程彩萍不同时期代表性唱段的音频视频资料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其润腔特色及其发展变迁为研究主旨,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参考借鉴于会泳、董维松二先生关于润腔的论述,分别从音色、音高、节奏和力度四个方面,对其润腔艺术进行音响形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程彩萍的演唱比较注重从音色、音高、节奏、力度四个方面对唱腔进行润饰、加工,使之更具风格性,更有表现力。其中最突出的,当推运用率最高的音色性润腔,其次是力度性润腔。从历时性的角度看,程彩萍晚期唱腔中的润腔运用率,比早期唱腔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最显著者是力度性润腔,节奏性润腔次之。
该文由蔡际洲教授与2018届本科生郭苗苗(现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合作而成。随着学界对“音乐形态”研究的重视和“回归”,对中国传统人声“润腔”艺术的研究及其“音响形态”分析,是蔡际洲教授近年来关注的课题之一。(图片来源: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原文链接:https://yyxx.whcm.edu.cn/info/1118/31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