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3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主办的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八届年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本届年会邀请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并通过线上同步直播,关注人数达数千人。

年会共分五个板块,依次为“音乐创作评论”、“音乐表演评论”、“音乐评论的理论问题”、“音乐评论的方法和人才培养”、“多媒体和著作、人物评论问题”。我校音乐学系汪申申教授、袁利军副教授和单金龙老师受邀参会,三名硕士研究生刘元强、刘倩、李佳陛赴会观摩学习。

12月12日下午,在第四板块“关于音乐评论的方法和人才培养问题”中,袁利军副教授作了题为《音乐评论的个性化特质与教学方式刍议》的主题发言。袁利军认为,音乐评论存在着多方面的“个性化特质”,比如评论对象的不确定性,评论视角的多元性、灵动性和多向性,评论方式及评论标准的多元化与个人化等。这些特质使得音乐评论文章的写作展现出一定的难度,也为《音乐评论》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课程教学中,越是追求模式化的写作方式讲授,可能越难激发学生写出符合音乐评论个性化特质的优秀文章。基于此,他讨论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问题,并提出了应从六个方面入手进行启发式教学,包括对音乐评论写作的学理概念与基本思路进行讲授、对音乐评论写作的大致方向进行建议性的启发与引导、阅读经典评论范文等等。袁利军尤其强调该课程要设置实践环节,并需对乐评人的业务素养问题、道德准则与社会价值问题进行讲授。

12月13日上午,在第五板块“关于多媒体和著作、人物评论问题”中,汪申申教授做了题为《自媒体时代的“微乐评”》的主旨发言。汪申申提出,当前时代流行着一种“微乐评”的形式,即很多乐评人或乐迷在博客、微博、微信、QQ等平台上发布的即时评论。这类乐评篇幅短小、随手而写、直抒胸臆,不受传统纸质杂志对字数、规格等方面的限制,为音乐评论领域开拓出了新的天地。由此,当前的音乐评论越发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微乐评”由于其相对“自由”的形式、在网络传播方面具备很多优势,是值得关注的。他还谈及音乐评论如何在创作与表演之间立足的问题,以及理论研究与表演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音乐评论与音乐创作都应拥有各自的独立品格,去除彼此附庸的关系。音乐评论应真实地表达对音乐创作与表演的看法,营造乐评写作的良性氛围。

此次年会还设置了评奖环节。在“第八届上音院社杯音乐评论学会奖”评比中,我校作曲系杨和平教授的文章《凛冽的音响叙事与无奈的辩证想象——评郝维亚歌剧<画皮>的音乐创作及其它》获一等奖,音乐学系本科生熊晗的文章《以“潮”音破非遗,重置经典——评<不曾遗忘的符号>之京韵版<声声慢>》、袁雅婧的文章《对经典神话的“人性化”表达——评联套歌剧<山海经·奔月>》获三等奖。(图片来源: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音乐学系)

 

部分师生参会感想:

一天半的聆听,思想从复杂的交错中汇聚,对我,记录那些温暖瞬间,收集理想的证据,透过瞬间影像而变得平静。此刻,铸堵铁墙,阻制逆流的情绪,更温柔地穿过黑夜。

——单金龙老师

音乐评论与创作应该相辅相成。同样,音乐评论的使命与音乐创作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事实上,从此次会议不同专业的参会专家中就可以看出,音乐评论之所以呈现出其繁荣、快速发展的样态,关键在于其包容性,这是一个不分专业、不分层次,比传统学科更加广泛而多元的音乐学项目。

音乐评论也应跳脱于“广泛”,在音乐学学科意义上应有其专业指导意义。这应该体现在专业从事者不应高居庙堂,而是应该考虑如何通过音乐评论这一环节,为大众提供更多看待音乐的角度和机会,承担音乐知识分子启智启蒙的社会责任,让理论工作真正落到地面,以此来促进我国大众的音乐修养和音乐事业的发展。

——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元强

此次去长沙意义非凡,接触到学界前辈们对音乐评论不同角度的研究与探讨,既扩宽了我的视野,也激励了我要善于思考并勤于学习。

——2020级硕士研究生刘倩

此行是我在研究生期间第一次参加大型学术研讨会,不仅看到了不同学者、教授和同学对于音乐评论的看法,而且接触到目前国内前沿的思想角度,丰富了自身对于学术多维角度的理解。

——2020级硕士研究生李佳陛

原文链接:https://yyxx.whcm.edu.cn/info/1118/3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