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音乐学家,音乐批评家,音乐翻译家。曾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会长等。上海艺术人文频道直播柏林爱乐新年音乐会特邀嘉宾,发表著译300余万字,译著《古典风格》《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连续数年荣登亚马逊同类畅销作品排行榜第一名。

两栖 学者,专业 乐迷

近年来,我似乎一直处于“两栖”状态:一方面从事所谓“学院派”的、学术型的研究和教学,是为专业;另一方面则不断应约受邀为各类报刊和媒体写作评论、散议和随笔,属于业余。按照惯例,前者一般比较正襟危坐,而后者应该相对轻松和灵动。

——杨燕迪

这是杨燕迪为自己的音乐文集《何谓懂音乐》写下的一段话,是为序。

按他自己的话说,保持这种“专业”和“业余”同步进行的“两栖”状态,是自己的有意为之。他坚持在《文汇报》上写作专栏、在音乐厅和书店为乐迷朋友做导赏讲座,把专业的深度代入到普及工作中,就是希望爱乐者可以用更有文化和历史底蕴的耳朵去接受、欣赏音乐。

       在杨燕迪看来,热爱音乐这件事,“专业”和“业余”并不是对立的——一个“专业的乐迷”,即是他一直以来对自己的称谓。

       他十分欣赏辛丰年这位文人爱乐者:“辛丰年先生自谦是音乐的‘门外’人,但他的思考和见识却似在‘门内’,并且不仅不输于‘门内’人,甚至在很多时候比‘门内’人更地道、更内行、更专业。”

       站在‘门外’的辛丰年通过长期的自学跨入‘门内’,从某种程度上也加深了杨燕迪期望在‘门内’与‘门外’之间牵线搭桥的使命感:“学院派音乐学家的专业写作,与普通听者的业余喜好应在某种程度上接轨。专业与业余的统合,或者说,具有专业深度的‘业余’和具备业余兴味的‘专业’,正是我理想中的愿景。

音乐作为 人文

       仅仅感受音乐而不思索音乐会失去音乐的真髓,仅仅思索音乐而不感受音乐便丢掉了音乐的灵魂。

——杨燕迪

         在音乐学者、古典音乐普及者的身份之外,杨燕迪还是一位音乐翻译家。《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作为戏剧的歌剧》、《音乐史学原理》、《古典风格》......他不仅亲自翻译了这些西方学术界公认的经典著作,还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推出“六点音乐译丛”系列,与同仁、学生一起推进音乐翻译事业。

       令杨燕迪感到有趣的是,翻译工作也直接影响了他的学术研究:“比如我刚刚翻译的《古典风格》这本书,在如何用技术语言描述音乐方面给了一个非常高的范式,它在如何细微地去观察和聆听音乐肌理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这本书就像是艺术品,永不过时。它把音乐放置在整个西方的文化背景中去考察,以至于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原来音乐的背后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可以说这本书影响了我的整个音乐观。

       一直以来,杨燕迪都将音乐的“人文性”作为切入音乐的方式。什么是音乐的“人文性”?简而言之,就是要把音乐当作是人类的精神文化,而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或是一种用来消遣的娱乐方式。

       在杨燕迪看来,仅仅从技术的角度看待音乐,是对音乐的歪曲;而仅仅从娱乐的层面感受音乐,则是对音乐的降格。音乐能以音响的方式呈现世界的真髓、表达人性的真谛,在某种层面上,可以与哲学平起平坐,甚至更高:“音乐之所以令人陶醉、让人神往,其根本缘由正在于此——它让每个人的生命体验紧密相连,并在最深刻的意义上让听者重新洞察世界和自己。

有嚼头 的德奥音乐作品

莫扎特的音乐具有变幻莫测的心理多维性,贝多芬的音乐则是倔强、尖锐的单维体。于是,莫扎特触及了人生的神秘,而贝多芬揭示了宇宙的深刻。

——杨燕迪

       聊起赏乐的个人趣味,杨燕迪有着十分明确的偏爱“德奥作曲家,包括‘3B’(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海顿、莫扎特、舒伯特到马勒等等,那些比较深,有嚼头的音乐相对而言更对我的胃口,这完全是一种个人性的喜好。”

之所以他喜欢这样的“口味”,原因也不难理解:德奥一派作曲家的作品,音乐的技术肌理上更富有层次感,尤其注重对主题动机的挖掘。同时,它们还带有很强的人文厚度,直指那些生命中最深刻的命题。比如贝多芬的作品中充满对人类命运的诘问;勃拉姆斯、马勒则把对生死命题的思考置入笔下的音符......

总而言之,德奥作曲家的作品,技术上经得起千锤百炼的分析,文化上值得日复一日的思索。归根结底,最经得起一次又一次的品味

人生必听 的十大交响曲

        政治与艺术的不同在于:拿破仑死了,而贝多芬永远活着。

——杨燕迪

       最近,细心的乐迷也许发现了,网易云、荔枝等多个平台上,上线了杨燕迪的一套古典音乐欣赏的课程人生必听的十大交响曲

为什么要做线上音频课程呢?杨燕迪说:“音频课程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它可以把我的讲解跟音乐及时贴合起来,这样我就可以告诉爱乐者,我对某一段音乐,甚至是某一个细节是怎么来听的。那么,在听众走进音乐厅的之前,就可以对某部作品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此次杨燕迪以“人生必听的十大交响曲”作为课题,也是希望更多的人,哪怕是完全不懂音乐的人,也能够迈进古典音乐这个门槛。他将会用10部作品,10位作曲家,把西方音乐的历史贯穿起来,听众一边聆听作品,一边也就自然而然地了解了作品背后的人文关怀。

为什么聆听交响曲?

以下内容节选自

《人生必听的十大交响曲》

第一节 为什么聆听交响曲?

果走进音乐厅,你会发现摆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多达上百十号人。交响曲的音响非常丰富,气势最恢弘,时间也非常长,能装得下整个宇宙。从这个角度看它确是一种高大上的音乐体裁。

      交响曲具备深刻的思想内涵,交响曲往往触及的是时代、人性的深刻命题。比如说,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所触及的正是法国大革命之后那个时代如火如荼的心理体验。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其中就充满了当时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时代气息,体现了贝多芬对人生命运非常深刻的关怀。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

交响曲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交响曲具有丰富的音响组织和音乐安排。在这其中不仅表达了作曲家的个人情怀,而且蕴含着极为丰富和多样的历史文化信息。比如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它的第三乐章非常奇特,在这个乐章中小步舞曲和谐谑曲进行了对峙。小步舞曲是一种18世纪的宫廷音乐,代表逝去的贵族的文化。随后,镜头一换,勃拉姆斯就把情景转切到了19世纪,音乐成为对于当时而言的“现代”谐谑曲。这就形成一种古今的对话,所以在交响曲中不仅要听音响,听声音,而且要听到声音背后的文化、历史的沉淀。

▲勃拉姆斯:D大调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

交响音乐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强大的感染力,因为交响曲使用一个庞大的乐队,它有多彩的音响。交响曲对这些音响进行交织、组合和挖掘。我们知道交响乐队里分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还有一些特殊乐器比如竖琴等。这么多的乐器,放在一起进行各种组合,就会显现出非常丰富和多彩的色彩和音响。例如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一开始是序奏,主要由弦乐演奏。在这之后是一个铜管的主题,非常的嘹亮、雄壮。随后我们听到第二个主题是乐队的全奏。再往后是第三个主题,单簧管上如歌的旋律,而大提琴在与单簧管做对答。

▲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为什么要聆听交响曲?这是因为交响曲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并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与强大的感染力。因此,我们应该去聆听交响曲,因为在交响曲中,沉淀着人类音乐文化的精品和精粹......

原文链接:https://www.sohu.com/a/254284210_9989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