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专业音乐学院范围来看,声乐歌剧系如果只有声乐没有歌剧,其培养链是不完整的。尽管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作为年轻的浙音声歌系,有责任努力改变这种现状。而学校成立歌剧学院就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希望能补上这一短板和缺憾。因此,排演歌剧应是声乐歌剧表演人才培养的题中之意。”浙音声歌系主任王维平表示,本次《国之歌》复排巡演,除了其政治意义、教育意义等,对促进学生表演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该剧在浙江工商大学、诸暨西施大剧院等地陆续展开巡演。
浙音声歌系党总支部副书记张建化介绍,师生们利用业余时间排演,现场的表现非常令人感动,比如,有的学生身上穿着四套演出衣服,根据相应的场景不断换衣服,为了赶场在后台甚至一边脱衣服一边跑。他说,“去年排演时大家都非常紧张,而21日晚上的演出,师生们状态松弛了,表演更自然了,这就是成长和进步。排演歌剧帮助老师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老师对学生自然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舞台实践机会。”
让师生迅速成长
“回想自己当年演歌剧,第一次和乐队合作时也是不知所措,不知道指挥让自己做什么。学生刚开始接触歌剧时,上舞台都不会走路,手也不知放哪里,这都是很正常的。”浙音外籍全职特聘教授陶维龙认为,经过舞台历练学生才会迅速成长,毕业之后才可能成为有用的人才。但是,一些学生在重唱训练中暴露出的基础问题要特别警惕和引起重视,比如,有些学生只会独唱,不适应重唱课,一开口唱调就跟别人走了,找不到自己的音,导致重唱作品的学习进度缓慢。
聂耳扮演者、声乐歌剧系青年教师解本康总结,《国之歌》是自己出演的第一部歌剧,经历了非常大的挑战——剧本和谱子都是边排边写的,排演时间短,上台前确实忐忑不安。但是,作为老师要勇敢尝试、不怕失败,只有自己强大、成熟了,才能给予学生更多。
“作为本科的专业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把基础打牢——很多声乐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基础不扎实,即便是很细微的问题在舞台上也会被放大。”解本康认为,目前真正具备歌剧演员素质的学生并不多,比如,不少学生读乐谱只会横向地看旋律,不会纵向地看和声,对钢琴、乐队及其他声部的情况不关心。其实,歌剧演员对嗓音的要求并不是惟一条件,那些嗓音条件稍差但是演唱很规范、声音干净、有较好文化素养的学生,也可以找到合适的角色,在歌剧领域有所作为。
《国之歌》的副导演、声乐歌剧系青年教师刘伟分析,声乐专业老师的强项是演唱,而表演能力还需要更多的舞台实践来提升。这部剧的排演过程让老师们体会从教学到实践的转型。
浙音全职特聘教授、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表示,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建议学校建立末位淘汰制,对专业课不认真、屡屡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要淘汰。
建综合调配机制
《国之歌》的排演促进了各专业的发展与协作,同时也暴露出在协调机制方面的问题,参演教师们对此深有感触——歌剧是综合性最强的艺术门类,其分工非常复杂、精细,相比于职业院团的精细分工,国内的音乐院校普遍缺乏相关的机制与经验。
不久前浙音成立全国首个歌剧学院,正是希望进行相关机制的探索。浙音歌剧学院艺术总监栾峰表示,歌剧学院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歌剧演员,要求学生上手快、马上就能演戏。因此,在招生考试时严格把控、精选人才,重点考察考生的意大利语、德语或者法语的掌握程度,外貌形象也要符合歌剧演员的要求。
他介绍,歌剧事业需要极大的热情与付出,需要多方资源的支撑,比如,歌剧训练需要很多不同专业的老师,目前歌剧学院紧缺具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懂得意大利语、德语、法语的艺术指导老师、导演老师。
栾峰建议,在舞美、服装、化装、道具、灯光等方面应该有专业团队来支持,可以借鉴一些海外职业院团的经验,比如,斯卡拉歌剧院有1:1的仿真排练场景舞台,排练和正式演出时的场景体验完全一样。每一部排演过的歌剧,其相关道具、服装可以多次反复使用,在教学剧目及社会公演时都可使用,有效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张建化总结,浙音歌剧学院刚刚成立,要达到培养歌剧人才的目标,亟待建立一套与之相配的管理体制与评价体系;从整个学校的层面建立起资源调配机制,使歌剧学院能够调动浙音所有相关资源;歌剧学院与乐队学院、合唱学院相互协作,今后排演歌剧才会更顺畅。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5FpvkGE0b2Xpd2Ej4mQ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