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24日,舞蹈系举办了“津味儿”天津地区民间舞蹈展演,并召开“天津地区民间舞蹈的挖掘保护”专题研讨会。院党委书记索玉华、党委副书记董洪霞、副院长靳学东,北京舞蹈学院副校长邓佑玲,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为代表的全国近五十位业内专家学者,天津市民间艺人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11月23日晚,“津味儿”天津地区民间舞蹈展演在舞蹈实验剧场拉开了帷幕。“津味儿”是舞蹈系师生在王鸿昀教授的带领下,以天津民间舞蹈原生语汇为素材进行艺术化创作的一台特色民间舞蹈晚会。晚会包含11个成品剧目,全部舞蹈动律均取材于天津地区“杠箱”“法鼓”“飞镲”“宝辇”“百忍京秧歌”“八蜡庙高跷”等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种,是天津地区民间舞蹈的舞台化呈现。

      “津味儿”创作团队近年来深入各个民间艺术表演团体——花会,挖掘原汁原味的天津地区本土民间舞蹈并进行整理和提炼,形成了具有本土“舞蹈方言”意义的舞蹈动作语汇;同时以天津民风民俗中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元素作为作品表现的内容,力求真实而生动地刻画津门父老的生活百态、人情万象,通过艺术化的作品将天津的漕运文化、妈祖信仰、民俗生态作以顺承历史并跨越空间的集锦,展现具有本地文化符号意义的生活剪影,描绘一幅带有天津味道的风情画卷,塑造出更为立体的、形神兼备的天津民众形象。演出结束后,现场掌声经久不断,反响热烈。

     作为对外传播的艺术载体,民间舞蹈是天津地区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中国舞蹈文化传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此次展演与研讨会活动的成功举办,是舞蹈系自2009年以来对天津地区民间舞蹈进行深入研究的一次成果汇报,通过学术报告、舞台呈现、综合研讨等方式,充分展示了舞蹈系师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更体现了舞蹈系师生深入民间、立足传统的学术定位和脚踏实地、执着追求的学术态度,是我院为“讲好津门故事、舞出津沽风采”做出的不懈努力。 

原文链接:http://www.tjcm.edu.cn/info/1034/213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