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中国历代名家书法名帖---苏轼 
作  者:许裕长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
ISBN号:9787548048619
版  次:1
册  数:1
开  本: 16开
印  次:1  
包  装:平装
索书号:J292.21/X8097
所在库室:新都校区艺术借阅室1本。
内容简介:
      古代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说从先祖结绳记事起,便有了文字的象形意义,也有着书法审美的萌芽。甲骨文是迄今能够发现的*早的书法形式与艺术,其后产生金文、石刻文、砖瓦文、帛文等,从比较质朴的象形文字,逐步发展出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行书、小草、大草等书法造型艺术。在历史的演变中,书法艺术的发展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由于中国文字的象形意义,书法也成为我国的造型艺术,历来为社会上层建筑及文人士子重视。从汉魏时期,众多士大夫阶层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奠定了书法艺术的理论与创作基础。如东汉梁鹄、崔瑗、蔡邕、杜度等,魏晋时期的钟繇、索靖、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皇象、陆机、卫瓘、卫恒、卫夫人、谢安、张芝等,隋唐时期智永和尚、薛稷、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李世民、钟绍京、国仝、欧阳通、裴休、徐浩、李邕、张旭、怀素、高闲、李贺等,两宋时期的杨凝式、苏轼、米芾、蔡襄、蔡京、赵佶、黄庭坚、薛绍彭、释梦英、赵构、陆游、张即之、赵孟坚等,元代赵孟頫、吴镇、倪瓒、鲜于枢、康里巎巎、邓文原、耶律楚材等,明清时期的宋克、宋璲、宋广、李东阳、吴宽、张弼、沈周、文徵明、唐寅、祝允明、王宠、张瑞图、徐渭、沈度、徐霖、解缙、邢侗、米万钟、董其昌、黄道周、倪元璐、王铎、赵宦光、石涛、朱耷、傅山、邓石如、金农、郑板桥、黄易、粱同书、丁敬、吴大澂、吴熙载、何绍基、杨沂孙、吴昌硕、赵之谦等,近代齐白石、林散之、李叔同、于右任、沈伊默、黄宾虹、溥儒等。可以说在中华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文字作为文明传承的载体,书法艺术在文人士大夫及民众的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书法作为国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今天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是人们丰富精神生活的*,并成为中小学生必修的传统课目。为弘扬我国书法艺术,我们从历史上众多书法家中,选取每个时代*有代表性的书家,向读者展示他们*有代表性的创作,并从艺术上做出赏析,以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书家的创作内涵,领略不同时代的书风。
有别于一般此类读物,我们编排的这套书法读物开本精巧、版式灵活,展现书家更多的传世书迹,满足读者欣赏的需求。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北宋大文学家、大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四川省眉山人。其诗文书画,在当时均取得巨大的成就,跟随者众,影响深远。其文汪洋恣肆,豪迈奔放,与唐代韩愈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清新雄健,善用夸张比喻,风格,与当时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南宋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书法天真烂漫、生机勃发,与北宋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在绘画领域强调神似,主张画外有情,别有寄托,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为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的理论基础。
  其书法则主要精擅行、楷,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等诸家之长,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他学习书法有两点与众不同,一是在执笔上采用三指执笔法,与常规的五指执笔法不同,有些像现在执钢笔的手法,所以在运笔时力量就会偏转,反映到字上就是线条飘逸朗润、圆中寓方,而字形则向右上角过度倾斜,形成左秀右枯的独特风格,也即是黄庭坚与他调侃时戏称苏字是『石压蛤蟆』的造型;二是苏轼重视字外功,他不像别的书法家一味强调勤学苦练的作用,而是十分讲究学问修养对书法的影响,他的经典诗句『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就深刻而又形象地指出了读书增加知识含量方可使书法出神入化、别有趣味,也就是说在书法当中要体现出书写者的情趣、节操与胸怀,即『意境』,这也就是后人所总结的『宋人书法尚意』的源泉所在。苏轼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其书法确实是笔画轻盈灵动、结构倾侧多姿、章法天真烂漫、意趣别有洞天,其楷书《丰乐亭记》、行书《黄州寒食诗》、草书《醉翁亭记》等都是不可复得的神品,为后世推崇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