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4日贺绿汀音乐厅,上海音乐学院与旧金山音乐学院国际室内乐节举行了朱世瑞新作钢琴五重奏《中国之诗》(音乐节委约,2012年3月15日旧金山世界首演)的中国首演。身为旧金山音乐学院资深演奏家的五位教授,以他们精湛的技巧和独到的理解对这首充满中国特质的新作进行了准确到位的诠释,引领听众在起伏跌宕中感受到了作品深邃感人的意境:元气淋漓,悲欣交集。
朱世瑞的《中国之诗》与当今大量运用西方现代技法表达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音乐(比如叶小刚和王西麟同名作品)截然不同。作品聚焦于“中国”和“诗”两个命题,用音乐展开对传统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现实冲突与矛盾的诠释。该作于旧金山世界首演时,朱世瑞在以《〈中国之诗〉作曲创意的12个断想》为题所作的演讲中说:这是“我对当代中国人性和悲欣交集的生存状态诗意化的音乐抽象”。通过诗这一中国最古老精微的文化载体,作曲家关注着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将音乐与人性相连。由此,作品也呈现出一种当今音乐界稀缺的艺术指向性:将中国传统器乐的特质、精神和灵魂,注入欧洲室内乐经典体裁形式中,从而用充满个性的艺术表达方式,回答中国知识分子和音乐家在当今纷呈多变的文化语境中,如何面对现代性的问题。无疑,作曲家希望表达这样的诉求:西方音乐文化中许多具有普世价值的要素和形式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必须继承借鉴;但对中国传统音乐精神内核的深刻理解产生出对当代现实的严肃思考,为此,作曲家必须在音色、音响、音乐中传递个性化的中国意象与审美诉求,诗意地表达当代中国的人性、情感与思想。
作品结构体现了“凝练”这一中国诗学最高准绳:第一乐章“急板”(Presto)和第二乐章“极慢的广板”(Largo assai)构成了貌似对立实则相通的“两极”,犹如光影黑白和晨昏交接的微妙临界。激越、快速而炫技的急板有太多让人意外的惊叹:对钢琴和弦乐器的“中性化”音色处理完全洗去了欧洲器乐音响中本来的“西方”色彩;民间舞蹈的节奏特征与简洁歌腔的多层织体,将飘逸吟哦的五声性音腔,置于交响化结构推进过程中。在流利而精美的音乐形象构建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乐观、顽强以及一丝幽默中隐含着的哀怨;每一处音响都透溢出精致与高贵的气息。在此,朱世瑞展示了他对中国传统器乐语汇信手拈来的熟悉和在西方传统经典与当代创新成果上提炼而成的个人风格。
如果说,第一乐章呈现了刚毅乐观和诙谐灵动的姿影,第二乐章则从外化的意象转入内化的诗意,从丹青重彩和错金镶嵌转向水墨写意和大片留白。清淡而飘逸,不禁使人想起梁楷的《李白行吟图》。作曲家以炉火纯青的句法处理,在绵延、勾勒、晕染和破规的韵律中揭示了中国传统美学特有的不确定性。淡泊而坚毅的忧伤,静穆地在微笑中浮现。在水墨和点彩的钢琴与弦乐音色的交织下,令人信服地在钢琴五重奏这个典型的西方室内乐体裁中创造出绝非西方语境的艺术表达方式。这种不露声色、淡泊而凝重的抒情性,在凝神谛听的瞬间,让我们接近和叩问了来自祖先的纯净的诗的遗绪,经营出可以玩味、沉吟而至最终交融的意象。
“乐如其人”。聆听此曲,让我们意识到:朱世瑞是懂得传统中国、现代西方又有对现实独立思考与把握能力的艺术家。此作无法以各种流派、观念或技法加以归类,但却在艺术性、思想性和个性的平衡间指向当下与未来。透过作品呈现的凝练、哀怨与希望,我们或可领悟到艺术家对现实的思辨与反诘:朱世瑞的音乐犹如一座看不见的符号之桥,将我们与当代中国现实含蓄而严肃地连接起来。钢琴五重奏《中国之诗》必将在当代中国这一语境中被不断地诠释与理解,最终成为室内乐作品中的经典。
《音乐周报》2013年4月10日
原文链接:http://musicology.cn/reviews/reviews_8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