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举办了“‘传统文化进社区’专场音乐会”,是次音乐会为第七届北京传统音乐节的系列活动之一。演出以中国的传统音乐为中心,涉及到佛教梵呗音乐,昆曲,山东柳子戏、吕剧,河南曲剧,秦腔,以及云南民歌、贵州民歌等,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观众在被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感染的同时,也为社区演出团体高水平演绎而赞叹。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要求增高,多元的社区文化应运而生。丰富的社区文化不仅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基础,而且也因其较高的群众参与度,成为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滋养地。这次演出人员的年龄跨度从小学生到已退休老干部,职业涉及了祖国的各行各业。他们以社区为单位,以传统音乐文化为纽带,共同演绎了新时代下传统文化的新内涵。

 

佛教梵呗音乐《白马驮经》由开封大相国寺佛乐团演奏。作为皇家寺院的大相国寺,其佛乐集中了中原佛教音乐之大成。大相国寺将保存自宋时的千年乐谱进行发掘、整理,使得“古乐”得以有“今音”。从使用的乐器来看,包含吹、打、弹、唱,不仅有佛教专用打击乐器木鱼、铜磬,还有阮、笛子、笙等,它的音乐超凡脱俗,韵味深远,演奏人员表情庄严,举止自若。目前,大相国寺佛乐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以细腻的声腔,飘逸的舞蹈,以及高度化的文学性在中国剧坛上曾独领风骚近300百年。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此次演绎的昆曲是汤显祖名作《牡丹亭》之《游园》。演员高培雨为90后,她圆润的声音,轻盈的舞步将现场带入一段魂牵梦绕的故事。

除了昆曲,音乐会还上演了多剧种戏曲大联唱《粉磨中国》,五位年轻的演员就像五朵金花,为大家分别演绎了山东柳子戏,吕剧、河南豫剧、河南曲剧以及秦腔的选段。她们身着旗袍,从容淡定的表演,配合地方戏曲的声腔,让观众在短时间内饱览我国丰富的地方戏曲。

这次音乐会还迎来了来自前进小学的京韵大鼓社团的孩子们。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新一代,他们深爱着京韵大鼓,在举手投足间让大家回味来自骆玉笙的经典唱段《重整河山待后生》。

此外,音乐会还有女生小合唱,四重唱,大合唱,将中国的民歌进行艺术化演绎。值得注意的是,四重唱中的云南民歌《太阳与跳月》的四位演出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她们以无伴奏合唱的形式,将云南的风情表现淋漓尽致。

由亦庄文体中心、北京运河之声合唱团带来的大合唱,作为压轴,为大家献上《木兰从军》以及《大江东去》等。

今年是第三届社区音乐教育高峰论坛,作为论坛的延伸,音乐会以鲜活的事实向大家展示了我国社区文化的多姿,以及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社区活动所做的贡献。

 

 

原文链接:http://musicology.cn/news/news_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