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活动的参评教师,有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赵维平、郭树荟、刘红、戴微4位老师,及中央音乐学院的戴嘉枋、蒲方、李淑琴、陈荃有、汤琼、章华英、段蕾、褚历、和云峰、杨民康、张伯瑜、田联韬、吴晓萍等教授,同时还有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李玫研究员及山东师大的刘再生教授等。会议共汇集了两院本、硕、博各学历层次的论文23篇,其中上海音乐学院共10篇,中央音乐学院共13篇。每位同学进行10分钟发言,展现他们的研究及学习心得后,两院教师予以20分钟左右的点评。
会议第一日为13篇中国音乐史方面的文章宣读,包括了乐人、乐调、音乐书目录、音乐图像、音乐社团等研究方面。其中包括:白佳欢的《晚明张岱的音乐活动初探》,曹晨的《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中的音乐史料探窥》和韩星玥的《李渔文集中的音乐史料研究》,均是通过史料的搜集与整理,或窥探晚明时期文人的音乐活动,如张岱、李渔,或其所记载的当时音乐面貌,如清代康乾时期扬州地区的音乐生活。各位教师均对这三篇文章丰富而详实的史料、对三位同学细致而耐心的工作表示肯定,同时建议其可以以所搜集、整理而出的史料为基础,提出更进一步的思考,带着问题架构文章,提升研究的深度。王乒乒《试论永嘉琴人群体中的“名仕”效应——宋元明清永嘉琴人史料考辨》一文,对宋元明清时期永嘉地区琴人进行考证,探讨了这一地区琴人群体的“名仕”效应。此文以其细致的史料工作及深入的思考获得在场教师肯定,并对其进一步研究提出期望,如应对在永嘉做官、或游历至永嘉的琴人身份有所考虑。毕乙鑫的《迁徙中的音乐相随——以云南彝族复音音乐为例》一文,探讨了彝族现存的复音与其族群历史迁徙的关联性,引发了较大争议,点评提出如将西方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音乐中需经过考量,对彝文或彝族学者的文字或研究应用时需甄别等中肯建议。而陈小杉的《燕乐二十八调流传日本后的发展》,联系日本乐谱中对于燕乐调的记载,从乐曲角度分析乐调的实际应用,点评认为此种对日本文献的梳理较为难得,并建议其多回溯中国古代文献。吴洁的《从汉唐时期的敦煌壁画看乐队排列的变迁规律及历史特征》与王雅婕的《丝绸之路上的粟特音乐遗迹——隋代虞弘墓出土音乐图像考释》两篇文章,均为从音乐图像学出发,透过对图像的考释,观察其所折射的音乐事象,如从北凉至唐代敦煌壁画看乐队排列变迁,从隋代虞弘墓中的图像考察粟特音乐与我国交流的文化痕迹。点评教师认为如有文献史料的支持,则更能佐证图像考证的意义。而郑晓丽的《解读〈北平图书馆西文音乐书目录〉》一文,对一份音乐目录中所收录的西文文献进行解读,点评认为视角新颖,并期望其继续进行目录学、文献学等细致而深入的研究。李佳心的《1927-1937年北京饭店音乐活动》则是从两份报纸中关于北京饭店的报道,追寻其于1927-1937年的音乐活动,点评教师给予建议,如可搜集更多当时的报纸中的报道,从北京饭店中不仅可关注中外音乐的交流,同时仍可关注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方面等。董瑞的《20世纪30至40年代初北平管弦乐音乐生活窥探——以清华、燕京、辅仁三校的管弦乐队音乐活动为例》一文,梳理了清华、燕京、辅仁三校的管弦乐队史料,从中窥视20世纪30至40年代初北平管弦乐音乐生活,点评认为其史料较为丰富,同时对其进一步搜集更为详实的史料提出期许。刘红梅的《二十世纪20、30年代旅沪西方音乐家的演出活动及其历史意义研究》一文,则是对20世纪20、30年代,到访上海的西方音乐家演出活动进行梳理,点评则有如其应对材料进行更全面的统计,或思考近中国现代音乐与上海一地的关联等问题。张鸾的《南京甘家大院的音乐故事》一文以南京的甘家大院为主体,讲述了以这一宅邸为居住地的甘氏家族两代人的音乐活动。在场教师认为其为重写音乐史中衔接古今的一项尝试,很有意义,并对其有区分文字史料与实地访谈、考虑音乐社团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建议。
原文链接:http://musicology.cn/news/news_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