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英国数字艺术高等教育模式谈中国高校三维动画教学改革


英国肯特大学数字艺术专业与我国大部分高校三维动画专业的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入学测试,专业的分配和课程的设置,以及毕业创作和就业指导。

1. 英国肯特大学数字艺术专业要求学生在入学之前就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对所学专业内容有一定的掌握(有一定的数字艺术制作软件基础,譬如AUTODESK MAYA和ADOBE PHOTOSHOP两个最基本的制作软件),并且还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手绘功底。入学前专业的申请除了要有常规的成绩单、推荐信、个人陈述外,还需要提交与数字艺术专业相关的作品集(与专业相关的作品和素描、速写方面的作品都要具备,而且数字艺术专业尤其重视人体速写方面的手绘作品)。在中国,学生在本科入学之前,对于将要学习的数字艺术专业内容的掌握几乎是零,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大一和大二这两年的时间里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一些软件的使用操作。而英国肯特大学数字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前对专业基础知识都有了一定的掌握,所以他们入学后就可以直接开始深入的专业内容的学习。在大学第二年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进入团队作品创作阶段。这也是几乎全部英国的高校本科的学习都在三年内完成,研究生的学习都在一年内完成的原因。因此,英国肯特大学数字艺术的专业分配和课程设置跟我国高校的有着很大的差异。

2. 英国肯特大学数字艺术专业的本科教育分为三个不同的学习方向,分别为数字艺术、戏剧与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与设计。三个发展方向的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从英国肯特大学数码艺术的专业课程安排可以明显地看出,三个不同的方向既有差别也有相同。基础专业的内容都是一致的,根据发展方向的不同,深一层的学习内容有所不同。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不论哪个学习方向,二维手绘内容都是融入在课程中的。英国肯特大学数字艺术专业的教师十分重视手绘技能,大部分课程中、前期的设计都是需要用手绘初稿,然后再进行电脑的操作。

3. 在毕业创作和就业指导方面,英国肯特大学数字艺术专业的毕业设计并没有将三个发展方向分开,而是将三个发展方向进行融合,让学生自由组合或是由导师分配分组进行毕业创作。多数毕业创作的内容和形式都是融合了三个发展方向的知识与技能,各个方向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创作。因此,毕业创作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国内高校普遍是以各个专业方向为单位进行毕业创作,很少有不同专业方向的融合创作。在毕业创作的同时,英国肯特大学数字艺术专业还会进行一项重要的工作——就业指导。肯特大学的就业指导也不同于我们一般高校的就业指导。就数字艺术专业来说,针对发展方向的不同,系主任一般会分别聘请与该专业有关的知名公司的艺术总监来做就业指导的讲座,讲座内容基本包括产业现状的介绍、分析各个部门的用人缺口,以及招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最为重要的是,在进行就业指导之前,导师会要求学生们完成招聘所用的作品集,作品集要求是视频文件,不超过2分钟,艺术总监会针对每个人的作品集分别进行指导。


高等美术教育中的“艺商”问题

“艺商”的提升有必要借助艺术教育来实现,因为人的艺术创作和鉴赏能力既受先天生理与心理机制的制约,又与后天培养所得到的主观能动力息息相关,所以如何认识、提升和利用“艺商”就成为美术教育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样,艺术创作和鉴赏中的“艺商”就转换到高等美术教育上来。

第一,深入理解“艺商”的内涵将有助于美术人才培养标准的定位。以“艺商”来衡量美术人才,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单一地测试技法能力,而要对考生的感知力、想象力、领悟力和表现力进行综合评价。在这方面,宋代画院的命题考试模式和国外美术院校的新生入学考试都是可供参考的范例。

第二,审美心境是大学生“艺商”提升的先决条件。

第三,视觉意象训练是大学生“艺商”提升的关键。

第四,跨专业学习是大学生“艺商”提升的必要条件。

“艺商”是人们在艺术创作和鉴赏中所运用的多种智力和能力的组合,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心理活动,不仅有感性参与其中,而且富含理性。感知力是想象力的基础,想象力比感知力具有更高的创造性,在实际的艺术活动中,领悟力一直渗透其中,与感知力和想象力共同发挥表现力的作用。

以培养大学生“艺商”为目标的高等美术教育及其改革,与其说是一种新的而有目的性的整体策略,不如说是一种教学观念的转变。其并无固定的教学步骤可循,而是需要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以提升大学生的“艺商”为主线,以人文思想的熏陶为辅助,培养具有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领悟力和高超的表现力的高素质美术人才。


台北艺术大学发展规划

以艺术顶尖与卓越创新作為自我定位,布局国际,接轨世界,根植于办学理念与创校总之,藉由建置体质,深化教学与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素质,塑造校园文化,进行资源整合。強化组织、行政团队组成,以擘划教育新蓝图、培养专业人才、跨领域创新课程、建构国际化体系作为教育目标,由「国际平台」、「在地文化」、「人文风貌」及「艺术环境」四方面拟订教育方针与策略,进行资源配置与运用,积极推展各项校务计划,相关策略如下:

· 国际平台-扩展展演、创作、教学与研究之国际交流合作,接轨全球发展脉动

1. 链接全球姐妹校网络,实质互动交流。

2. 拓展多元化管道,搭建国际合作平台。

3. 打造关渡艺术节,作为国际展演交流平台。

4. 举办世界艺术院校高峰论坛及国际年会,深化国际连结。

· 本土文化-结合国内与本土文化资源,打造文创专业市场发展平台

5. 促进院际校际合作,丰富教学与学习内涵。

6. 打造跨域跨界合作平台,创新展演型式。

7. 鼓励科技艺术创新,强化产学连结。

8. 强化艺术教育出版及数字化,扩大影响层面。

· 人文风貌-提升专业与通识素养,扩展多元视野

9. 引进优质师资,提供国际化及多元化课程。

10. 提升学生专业与跨领域能力。

11. 以艺术专业服务小区及参与国际。

12. 扩大学生来源,交融多元文化。

· 艺术环境-强化专业艺术教育软、硬设备与资源,完备体制,深化成果

13. 齐备专业教学与展演厅馆,丰富艺术教学场域。

14. 整合软硬件,强化服务效能。

15. 形塑艺术校园风貌,涵养学生素养。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设计学科课程体系

办学理念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设计学科本着贯彻培养广泛的传统知识和追求高造型能力的教育理念,以信息大爆炸的生活为出发点,始终秉持着“生活的实用于学”、“传统与革新”的教学理念。

课程体系

必修114学分

选修12学分

专业科目84分

古美术研究旅行10分

指定课程20分

相当于我国的公共课,所不同的是,我国的为必修公共科目。 共通科目包括教养科目、外国语科目、保健体育、专业基础科目四部分。 其中教养科目课程门类齐全,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包括哲学、社会学、考古学、生物学、等,每门课程学分为 4 个单位。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修。

专业科目与我国的设计专业

课相似,只是在教学内容与课程名称上有所不同。

旅行以奈良、 京都为据

点,对日本神社、博物馆中美术工艺品、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为期

两周的实地考察与鉴赏研究。 这门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

历史感与观察力,从而将传统与设计相融合。

指定课程相当于

我国的专业理论课,但其在课程设置上更全面,更注重学生综合知

识的培养,在共同的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随着学年的推进,让学

生自己发掘自身的潜能从而确定专业方向。








我们要成为艺术教育国家队

     ——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

 

编者按:在当今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背景下,我国艺术教育发展迅速,社会热度逐渐增加,大批学生纷纷把目光转向了艺术学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是中国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将艺术创造作为艺术教育的培育理念,坚持艺术与传媒两翼齐飞,着重凸显艺术学科的文化气质,稳步聚合多样学科,力

求实现理论文化与技能展映相融、学理探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着力打造传媒文化氛围下的艺术田园,让学生在艺术的熏染中惬意地享受更为纯粹的艺术教育,品味升华心灵的艺术文化。作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他积极投身艺术教育事业,为艺术界和影视界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前不久,本刊前沿访谈栏目组有幸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导师周星院长,让我们一起感受他的博学与睿智。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周院长您好,很荣幸采访您,您从事影视艺术研究多年,近几年,出版的著作主要有《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研究》、《跨世纪中国电影传统史评》、《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影视艺术概论》等,并且发表学术论文 600 余篇,研究成果颇丰。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研究工作及体会。 

周星:你好,首先感谢《今传媒》对我的信任!学术研究是我们的本分,对于不断演进中的艺术文化发展追踪、对于历史挖掘、对于现实的关注,是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我的研究从电影历史开始,进而注重史论分析,再进而立足中国影视与艺术文化现实,有自身研究的线索。从电影研究到电视艺术研究,再到中国艺术文化和教育研究,都是抓住艺术审美这一个人兴趣点。十余年来我的研究领域主要在影视艺术理论与影视文化传播、艺术理论与艺术教育研究,对于学术研究前沿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

学术研究同时也给予教学深入探究的视野和深度。 

随着科研项目承担的多样化,研究广度也不断扩展。近 3 年我接连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广电总局社科研究项目、北京市社科重大项目以及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等。学术研究促进教学质量,也获得和学术界的认可。我目前承担了 2 届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指委主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指委成员、国家电影审查委员等职务,以及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会长等团体职务。 

记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有近百年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学术文化氛围。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北师大的艺术学科吗?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是一所拥有 99年悠久历史、规模完整的艺术与传媒教育高等学府,地位独特、学术之风优长,始终坚持艺术教育以人为本、文化精神孕育人心的核心不变。作为最早之一的中国艺术教育机构,其在中国艺术教育史上具有独特性,是中国高校第一个全学科艺术学科汇聚、艺术与传媒结合的新兴学院,更是中国艺术教育的重要存在,对一个世纪的中国艺术教育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的历史功绩无庸置疑。近百年历史又跟随时代多方拓展的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独特艺术学科,伴随着中国教育事业和艺术教育发展,成为包容艺术学理论、音乐学、美术学、设计学、书法学、戏剧影视学、舞蹈学等多门类的综合艺术学科群。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在前辈和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成为中国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被批准建立艺术与传媒学院后,延续艺术学科良好传统,众多学科在国家学科评估与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将继承传统的艺术与传媒两翼齐飞、“从游式”教学相长、综合性艺术素养教育精神,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探索发展。 

记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自建院以来,为艺术界和影视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想必贵院一定有自己独特的培养模式和理念,您可否详谈一下?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是综合性齐全的艺术与传媒结合学科,形成了自身的一些优势。历史承传与现实地位,使得目前艺术学科的基本理念确立为以人为本、注重精神文化的熏染。我们召唤入学新生宣传语是:“你会不虚此行——艺术与传媒学院情感、精神与你共享”,强调我们和学生的关系不是教化知识,而是融通精神,平等的艺术观为孩子们确立艺术来自于创造做了铺垫。学院有一个共勉院训——“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则是从古人对于为人、为艺术、共享精神家园的一种悠远承续。借助于出自“论语”的北师大院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核心是学院办学定位在为人为学的高雅精神追求。培育综合性艺术高端人才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目标,精英式的小规模培养造就了良好的师生共融局面。

 如果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力求将美好的艺术创造作为艺术教育的培育观念,那么学术研究就是北师大有别于许多艺术院校的不同,在综合性高校艺术教育是学术研究、展览演出和学术交流相互并重的。

 概括学院特色,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近年呈现出在历史承传积淀基础上的学科建设观念,依存艺术学科的厚实基础,实现跨学科发展。世界发展加速背景下的艺术教育,需要有清晰学科发展思路。在新的环境下,协调习惯性的多样艺术学科共融共荣,避免俗套的分割学科异态扩充外,坚持多学科艺术汇聚。而学院体制内形成在一个教学单位中艺术与传媒聚合,理论文化与技能展映相融、学理探究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新的观念。 

在学生培育上,我们强调文化精神的重要性,那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人格和情感丰实的过程。看到不少学校只注意技术条件的补充却显然没有文化情味的投入,我们明确了物质环境的局限和如何发挥其意义的所在。近年我们为艺术楼的艺术文化进行有目的性的改造,不是单一的设备更新而是文化氛围的营造。比如在楼内设立咖啡休闲吧,让师生在课余停歇下来相互展示创作、研讨艺术梦想,当飘散的咖啡香气氤氲而生的时候,艺术的柔和气息弥漫动人。 

在教师培育上,我们明确坚持处置教学和人才提高的关系,鼓励艺术老师攻读博士学位、积极促进教师出国留学,在不同学科同样鼓励开展学科课题申报和横向合作,以人对人的鼓励督促来提高意识,每一年度的课题获准率都逐渐提高。艺术在开放世界背景中去提高眼界是学科发展需要也是实践培育需要。近年来这一开放举措加速进行,大步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步子大大加快。

作为综合性艺术学科,我们将继续探索发展之路:我们要成为艺术教育国家队,注意深入进行中国艺术教育尤其是基础艺术教育的调研与对策政策研究,成为国家基础艺术教育平台。 

记者:您的研究基础是影视艺术方面,您可否从学术方面谈谈现在我国电影业的发展状况? 

周星:中国电影的发展态势在市场上出现自然节节高毫无疑问,和国家经济发展相互印证的中国电影成为体量日渐增长的重要文化存在。自 2012 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上升到 170 亿人民币后,2013 年,中国电影票房超越 217亿,于是,对于中国电影的认识也更为复杂功利起来。对于电影的认识应该有对象性的电影形态本身发展的差异性认知,即一方面,电影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梦幻的产物;另外一个认知,电影是作用于市场后受众接受、票房收益和创造产业价值的产物。在这二者之间,还有一个作为精神产品关照物的研究文化的认识。但是,实际上,人们似乎站取角度的不同而可能以偏概全的简单看待电影,比如,将市场电影放大就是电影全部,没有市场收益的电影就不是成功的电影,就是不应当出现的电影。在文化上这是极其偏狭的现象,自然,也有站在电影评价以市场定夺的立场,将市场存在变成了唯一标准来判断电影的意义。在产业为尊的不恰当前提下,将文化现象的电影变成了死板的产品,将文化情感的差异性变成了交易双方的权利大小和资本强弱的予夺对象。也不必否认,将电影的自身作为随心所欲的物质表达,只是自以为是的展示而缺少精神追求的基本常识的创作,就自以为是电影人类情感梦幻的需要创造物的品质,而试图以己昏昏来成就他人的昭昭。文化对象显然复杂得多,需要辩证看待。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潮流影响的产物,在一次次风向变化中,显示出文化习性不稳定的特点,在大片兴旺时一味推高大片而导致大片未必大影响的微妙现象;样式的打破诸如疯狂系列的出现,又形成大批跟风创作却不尽如人意的结果;而同样的变化又是出乎意料的 2013 春季:所谓“2013 之春”所触及的青春题材创作凸显的说辞,显示了风向转变的意外。一批青春题材创作忽然间跃上台面,改变了以往中国电影的景观。在中国电影进入调整微妙期发生一些凸显现象,曾经大兴其道的大片高涨局面受到遏制,市场回报效应减低,减弱的趋势既是时势使然,也不免令人担忧;但凸显的青春时潮的高涨、喜剧创作的得势等令人意外,将电影呈现的既往格局打破,也连带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2~2013 年中国电影明显的热点集中于喜剧创作和青春题材兴盛的焦点上,由此则衬托出创作上非大片创作兴旺现象,而市场上则比照出中下成本高盈利的奇特景观。而这二者的背后,又是及时愉悦风潮贴近大众心理、亲近青年怀旧情怀吻合新一代受众的显而易见情态。小时代盖过了大是非的表现,成为当下青年的观影选择,不能实现主宰世界的大梦想,至少可以选择小时代的议论东西,这时网络给予了小时代的津津乐道的满足,口舌的愤懑和行动力的衰竭,热衷自我交往,淘宝购物,游戏人生的时代,让观影潮流瞬间变化。 

小时代电影是特别出现的潮流,而电影形成“现象”是商业文化时代的大众情感宣泄的表现,也是电影已经以市场收益为准则、却还是一种娱乐文化走向的产物体现。2013 年的青春电影潮的兴旺也是一种电影现象。无论对于电影《小时代》及其一批青春电影如何看待,都日渐显露时代文化的多元复杂,观者、评论者众说纷纭,卷入的主流传媒和大众传媒之间意见差异明显,而好恶上升到极度对峙却未必能客观公正呈现现实复杂样貌。大片、大时代向小片、小时代的偏移却需要我们冷静分析。 

记者:您对现在广泛成立的影视工作室有何看法? 

周星:电影需要体制上的改革,以促发更多年轻人的创造积极性,电影工业也需要多样群体来参与,以造就丰盛多样的局面,于是影视工作室应运而生是自然的事情。志同道合的人们从不同角度参与电影创作,技术上的、经营上的、投资上的、剧作创作上的等各式人才聚合在一起,来开拓电影,是电影主要作为青年人的欣赏对象和表现青春生活梦幻的产品,理应在个体性创造的聚合上形成自身的机制。实际上,不用说目前给予中国电影创造带来活力的万达、华谊兄弟、小马奔腾等等原本不是影视行业的大家企业对于中国电影的创作生产贡献,就是更多的小企业、工作室性质的创作机构,为中国电影的繁荣注入了生机。自然,在行业认知和职业创作上,许多工作室创作需要更为专业的培育和实践经验的摸索才能成为行业有效地创作群体。但我们强调不断创造机制让电影艺术的创造性得以发挥却是中国电影的必要举措,从这一个意义上说,工作室显然是个性多样化呈现的必然。 

记者:由贵院和广电总局主办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 20 届,每一届都为年轻电影人展现时代风采、圆电影艺术梦想提供了舞台。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情况。 

周星: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举行了 20 年,第 21 届即将开幕,确乎已经成为国内大型品牌。电影学科发展顺应时代,就要从素质教育呼应到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这其实是艺术教育尤其是综合大学的艺术教育摆脱空谈而强化现实适应性的需要。无论是原本注重舞台实践的音乐学科还是舞蹈学科,以及需要会展来得到反响的美术设计学科,我们都不断增强其实践力度。而在一开始我们的传媒学科所创立的大学生电影节,则在综合性实践上树立了标杆。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四高四多”,其实证明了校园艺术文化培育的社会实践的价值:第一,参展影片质量高,数量多:网罗每年度几乎所有优秀国产电影参加竞赛单元,国产电影一年一度的集中展示;第二,参与电影节的导演、明星的档次高,数量多:张艺谋、冯小刚、陈可辛、葛优、梁朝伟、章子怡、赵薇、周迅、陈坤、梁家辉等众多两岸三地一线导演、明星热情支持和参与;第三,媒体关注度高,参与媒体数量多:国内上百家电视、网络媒体的大密度集中报道;第四,观众参与热情高,受众人数多:覆盖全国近两百所高校的数百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所确立的“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独特品格得到社会赞誉,清纯独立的艺术评价来自于大学生的们的青春热情,而大学生电影节所坚持的“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拍、大学生评”为鲜明特色的艺术精神,也在社会各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力。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实践能力和学术评价才华,在综合性艺术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育的基础上,只要给他们场域和机会,就能创造出在校期间不同凡响的实践成果。我们创办并坚持下来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其实就是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高端规模化体现,只有艺术的眼光才能做到无惧艰难而始终不懈的热诚投入,而只有多学科学生的实践才有这一国家性要事是依赖学生来完成的创举。

(出自:《今传媒》2014.3)